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72年。
孫冶方《社會主義經濟論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
[捷]奧塔·錫克《經濟-利益-政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蘇]В.П.庫茲明《馬克思理論和方法論中的系統性原則》,王炳文、賈澤林譯,三聯書店,1980年。
[法]拉法格《財產及其起源》,王子野譯,三聯書店,1978年。
《歷史研究》編輯部編《中國奴隸制與封建制分期問題論文選集》,三聯書店,1956年。
《歷史研究》編輯部編《中國古代史分期問題討論集》,三聯書店,1957年。
《文史哲》雜志編委會編《中國古史分期問題論叢》,中華書局,1957年。
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中國古代史分期討論五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郝鎮華編《外國學者論亞細亞生產方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白鋼《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問題論戰的由來與發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王玉哲《中國上古史綱》,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人民出版社,1964年。
郭沫若《奴隸制時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
侯外廬《中國封建社會史論》,人民出版社,1979年。
楊向奎《中國古代社會與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吳澤主編《賀昌群史學論著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李亞農《李亞農史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吳澤《東方社會經濟形態史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許倬云《西周史(增訂本)》,三聯書店,1994年。
楊寬《古史新探》,中華書局,1965年。
馬克垚《西歐封建經濟形態研究》,人民出版社,1985年。
張廣志《奴隸社會并非人類歷史發展必經階段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馬非伯《秦集史》,中華書局,1982年。
林劍鳴《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西周史研究》,《人文雜志叢刊》第2輯,1984年。
李劍農《先秦兩漢經濟史稿》,中華書局,1962年。
胡寄窗《中國經濟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胡如雷《中國封建社會形態研究》,三聯書店,1979年。
傅筑夫《中國經濟史論叢》,三聯書店,1980年。
傅筑夫《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史》第一、二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1982年。
趙儷生《中國土地制度史》,齊魯書社,1984年。
陳守實《中國古代土地關系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林甘泉主編《中國封建土地制度史》第一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烏廷玉《中國歷代土地制度史綱》,吉林大學出版社,1987年。
金景芳《論井田制度》,齊魯書社,1982年。
徐喜辰《井田制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
吳慧《井田制考索》,農業出版社,1985年。
《歷史研究》編輯部編《中國歷代土地制度問題討論集》,三聯書店,1957年。
南開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教研室編《中國封建社會土地所有制形式問題討論集》,三聯書店,1962年。
朱紹侯《秦漢土地制度與階級關系》,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梁家勉主編《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農業出版社,1989年。
中國農業科學院、南京農學院中國農業遺鋤研究室編著《中國農學史(初稿)》上冊,科學出版社,1959年。
孫常敘《耒耜的起源及其發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云夢睡虎地秦墓》編寫組編《云夢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78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云夢秦簡研究》,中華書局,1981年。
高敏《云夢秦簡初探(增訂本)》,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年。
周法高《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1974年。
[日]白川靜《金文通釋》,白鶴美術館,1962~1984年。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科學出版社,1959年。
馬曜、繆鸞和《西雙版納份地制與西周井田制比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李根蟠、盧勛《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原始農業形態》,農業出版社,1987年。
[美]路易斯·亨利·摩爾根《古代社會》,楊東莼、馬雍、馬巨譯,商務印書館,1977年。
喬治·彼得·穆達克《我們當代的原始民族》,童恩正譯,四川省民族研究所,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