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回到主頁面
  歷代詩話系列

 

樂府古題要解

唐·吳兢

       ●卷下

○日○日重光 月重輪

右為右為漢明帝樂人所作也。明帝為太子時(shí),樂人作歌詩四章,以贊太子之德。一曰《日重光》,二曰《月重輪》,三曰《星重輝》,四曰《海重潤》。漢末喪亂,後二章亡。舊說云,天子之德,光明如日,規(guī)輪如月,光耀如星,霑潤如海。太子比德,故云重焉。

○上○上留田行《古今注》云“上苗田”,此云“上留”,蓋傳說之誤。未知孰是。

右舊右舊說上留田,地名,此地人有父母死,不字其孤弟者。鄰人為弟作悲歌,以諷其兄,因以地名為曲。蓋漢代人也。

○相○相逢狹路間行亦曰《長安有狹斜行》。

右古右古詞:“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其說已具《雞鳴篇》。

○艷○艷歌行

右古右古詞:“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言燕尚冬藏夏來,兄弟乃流宕在他縣,主人婦為綻衣服,其夫見而疑之。

○怨○怨歌行一曰《怨詩行》。

右古右古詞:“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dú)難。”言周公推心輔政,二叔流言,致有雷雨拔木之變。梁簡文帝“十五頗有馀”,自言姝艷,而以讒見毀。又曰:“持此傾城貌,翻為不肖軀。”與古文意同辭異。班婕妤《纟丸扇詩》亦云《怨歌行》,不知與此同否。

○飲○飲馬長城窟行

右古右古詞:“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yuǎn)道。”傷良人流宕不歸。或云蔡邕之詞。若陳琳“水寒傷馬骨”,則言秦人苦長城之役也。

○君○君子行

右古右古詞云:“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言君子雖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以遠(yuǎn)嫌疑也。

○君○君子有所思行

右陸右陸機(jī)“命賀登北山”、鮑照“西山登雀臺(tái)”、沈約“晨策終南首”,其旨言雕室麗色,不足為久歡,晏安酖毒,滿盈所宜敬忌,與《君子行》異也。

○朝○朝歌行

右古右古詞三七言。言雖甚奇寶器,不遇知己,終不見重,愿逢知己以托意焉。

○豫○豫章行

右機(jī)右機(jī)“泛舟清川渚”、謝靈運(yùn)“出宿告密親”,皆傷離別。言壽短景馳,容華不久。傅玄《苦相篇》“苦相身為女”,言盡力於人,終以華洛見棄,亦題曰《豫章行》。

○門○門有車馬客行

右曹右曹植等皆言問訊其客,或得故舊鄉(xiāng)里,或駕自京師,備敘市朝遷謝,親戚彫喪之意也。

○猛○猛虎行

右陸右陸士衡“渴不飲盜泉水”,言從遠(yuǎn)役猶耿介,不以艱險(xiǎn)改節(jié)也。

○齊○齊謳行

右舊右舊說齊人以歌其地。陸士衡“營丘負(fù)海曲”,述齊地之美。

○吳○吳趨行

右舊右舊說吳人以歌其地。陸士衡“楚妃且勿嘆”是也。

○會(huì)○會(huì)吟行

右謝右謝靈運(yùn)“六引緩清唱”,其致與《吳趨行》同也。

○從○從軍行

右皆右皆述軍旅苦辛之詞也。

○出○出自薊北門行

右其右其詞與《從軍行》同,而兼言燕薊風(fēng)物及突騎悍勇之狀,與《吳趨行》同也。

○結(jié)○結(jié)客少年場行

右言右言輕生重義,慷慨以立功名也。

○東○東武吟行或無“行”字。

右鮑右鮑照“主人且勿喧”、沈約“天德深且曠”,傷時(shí)移世異,芳華但謝而已。

○苦○苦熱行

右備右備言流金鑠石火山炎海之艱難也。亦有《苦寒行》,在前相和曲。

○放○放歌行

右鮑右鮑照“蓼蟲邂葵堇”之類,言朝廷方盛,君上愛才,何為臨路相將而去也。

○西○西長安行

右傅右傅休奕:“所思兮何方?乃在西長安。”其下因敘別離之思。

○怨○怨歌行

右傅右傅休奕:“昭昭朝時(shí)日,皎皎最明月。”蓋傷十五入君門,一別終華發(fā),望不及偕老,猶望死而同枕之義。

○昇○昇天行

右曹右曹植“日月何肯留”、鮑照“家世宅關(guān)輔”。曹植又有《飛龍》、《仙人》、《上仙錄》與《神游》、《五游》、《遠(yuǎn)游》、《龍欲昇天》等七篇。如陸士衡《緩聲歌》,皆傷人世不永,俗情險(xiǎn)艱,當(dāng)求神仙翱翔六合之外。其詞蓋出楚歌《遠(yuǎn)游篇》也。

○鳳○鳳將雛

右舊右舊說漢世樂曲名也。若晉應(yīng)璩《百一詩》云“言是《鳳將雛》”,非魏晉曲明矣。

○楚○楚妃嘆

右陸右陸士衡《吳趨行》云:“楚妃且勿嘆。”明非近題也。非關(guān)晉曲明矣。

○白○白馬篇

右曹右曹植“白馬飾金羈”、鮑照“白馬骍角弓”、沈約“白馬紫金鞍”,皆言邊塞征戰(zhàn)之狀。

○空○空城雀

右鮑右鮑照:“雀乳四鷇,空城之隅。”言輕飛近集,免傷網(wǎng)羅而已。

○半○半度溪

右言右言戰(zhàn)而半涉溪水見迫,所言皆嶺南地。又有《武溪深》,亦此類也。

○起○起夜來

右其右其詞意常念疇昔,思君之來也。

○獨(dú)○獨(dú)不見

右皆右皆言思而不得見也。

○夜○夜夜曲

右皆右皆言獨(dú)處自傷之意也。

○攜○攜手曲

右言右言攜手行樂,恐芳時(shí)不留,君恩將歇也。

○陽○陽春曲右傷時(shí)也。

○關(guān)○關(guān)山月

右皆右皆言傷離別也。

○博○博陵王官俠曲

右見右見《陳琳集》。云云

○新○新城長樂宮行

右備右備言彫飾刻鏤之美也。

○大○大垂手

右言右言舞而垂其手。亦有《小垂手》及《獨(dú)垂手》也。

○行○行路難

右備右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為首。

○蜀○蜀道難

右備右備方銅梁玉壘之險(xiǎn)。又有《蜀國篇》,與此頗同。

○秦○秦王衣曲

右言右言咸陽春景及宮闕之美,秦王卷衣以贈(zèng)所歡也。

○輕○輕薄篇

右言右言乘肥衣輕,馳逐經(jīng)過為樂。與《少年行》同意。BT3妾薄命篇

右曹右曹植“日月既逝西藏”,蓋恨宴私之歡不久。如梁簡文“名都多麗質(zhì)”,傷良人不返,王嬙遠(yuǎn)聘,盧姬嫁遲。嬙即王昭君也。

○苦○苦哉行

右魏右魏文帝:“上山采薇,日暮苦饑。”傷役艱辛也。

○悲○悲哉行

右陸右陸士衡“游客芳春林,春芳傷客心”、謝惠連“羈人感淑節(jié),緣感欲回沆”,皆感時(shí)傷別而已。

以上以上樂府雜題。案自《相逢狹路間行》已下,皆不知所起。自《君子有所思行》已下,又無本詞。仲尼稱不知?jiǎng)t闕之,以俟知者。今但據(jù)後人所擬,采其意而注之。如曹植《鴛鴦》、《種葛》、《胡君》、《箜篌》、《蒲生》、《吾》、《生作安樂》、《少年行》《東海》、《人生》、《歡坐玉殿》、《閶闔》、《日與月》、《日月既逝》、《日月》、《只翼》、《太極》、《白馬名都盤石驅(qū)車東岳弁歌》、《結(jié)客》、《大南寺》,擬《氣出唱》為《惟乾》,《對(duì)酒行》為《於穆》,《精列行》為《兩儀》,《陌生桑》為《望云》,《有所思》為《嗟佳人》,《善哉行》為《日苦短》,《短長歌》為《蝦蛆》,一作《擬長歌行》為《蝦蛆》。出為《尺蠖》,《出東門》為《惟漢》,《苦寒行》為《吁嗟》,《飲馬長城窟》為《扶桑嗟生》,《豫章行》為《窮達(dá)》,《葬露行》為《天地》,《秋胡行》為《在昔》,《妾薄命》為《日月》,《齊吟行》為《美女》,《泰山梁父吟》為《八方》等篇。雖《□禹行》以上亦多是擬古所作,後人不復(fù)繼作,故并不錄。若傅休奕《有女秋蘭》、《車遙遙燕美人》,謝靈運(yùn)《卻東西門行》、《前有樽酒行》、《陳歌越謠》等行《前後聲代後移歌》等歌,諸家集後有《城上麻》、《攜手雍臺(tái)》、《送歸》、《夾樹》、《度易水》、《胡無人行桐柏山華陰山》、《老年行》,近吳均輩多擬此等,并自為樂府,皆不見古詞,亦并闕之,以俟知者。

○思○思?xì)w分一曰《離拘操》。

右舊右舊說衛(wèi)有賢女,邵王聞其美,請聘之,未至而王薨。太子曰:“吾聞齊桓公得衛(wèi)女而霸,今衛(wèi)女賢者,欲留之。”大夫曰:“不可。若賢女必不我聽,若聽必不賢,則不足取也。”太子遂留之,果不聽。拘於深宮,思?xì)w不得,援琴而歌,曲終,益而死。晉石崇亦有《思?xì)w引》,但歸河陽取居。若劉孝威“胡地憑良馬”,備言思?xì)w之狀而已。

○雉○雉朝飛

右舊右舊說齊宣王時(shí),處士犢沐子所作也。年七十無妻,出采薪於野,見雉雄雌相隨而飛,意動(dòng)心悲,乃仰天而嘆曰:“圣王在上,恩及草木鳥獸,而我獨(dú)不獲!”因援琴而歌以自傷。其聲中絕。魏武帝宮人有盧女者,故將軍陰淑之妹。七歲入漢宮,學(xué)鼓琴,特異於馀妓,善為新聲,能傳此曲。至魏明帝崩,出降為尹更生妻。若梁簡文帝“晨光照麥畿”,但詠雉而已。

○走○走馬引

右樗右樗里牧恭所造也。為父報(bào)讎,殺人而藏匿山谷之中。有天馬夜降,鳴于其室。奔逃入沂澤中,援琴而彈之,為天馬之聲,因以為引焉。

○別○別鶴操

右舊右舊說商陵牧子所作也。娶妻五年無子,父兄將為之改娶,妻聞之,中夜起,倚戶而悲嘯。牧子聞之,愴然而悲,乃援琴而歌曰:“將乖比翼兮隔天端,山川悠遠(yuǎn)兮路漫漫,攬衣不寐兮食忘餐。”後人因傳以為曲焉。

○水○水仙操

右舊右舊說伯牙學(xué)鼓琴於成連先生,三年而成。至於精神寂寞,情志專一,尚未能也。成連云“吾理由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與伯牙延望,無人。至蓬萊山,留伯牙曰:“吾將迎吾師。”刺船而去,旬時(shí)不返,但聞海上水汩汲漰澌之聲。山林窅冥,群鳥悲號(hào),愴然嘆曰:“先生將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終,成連刺船而還。伯牙遂為天下妙手。

○公○公無渡河本《箜篌引》。

右舊右舊說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發(fā)攜壺,亂流而渡,其妻隨呼止之,不及,遂溺死。于是其妻援箜篌而鼓之,作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公墮而死當(dāng)奈何!”聲甚凄愴。曲終,亦投河而死。子高還,以其聲語麗玉。麗玉傷之,乃引箜篌寫其聲。聞?wù)吣粔櫆I飲泣。麗玉以其聲傳鄰女麗容,名曰《箜篌引》。舊史稱漢武帝滅南越,祠太乙后土,令樂人侯暉依琴造坎言,坎坎節(jié)應(yīng)也。侯,工人之姓。後語訛“坎”為“空”也。

以上以上樂府琴曲。案上諸語說多出《琴操》等書,《琴操》紀(jì)事好與本傳相違,今兩存者,以廣異聞也。

○長○長門怨

右為右為漢武帝陳皇后作也。后,長公主嫖女,字阿嬌。及衛(wèi)子夫得幸,后退居長門宮,愁悶悲思。聞司馬相如工文章,奉黃金百斤,令靈解愁之辭。相如作《長門賦》,帝見而傷之,復(fù)得親幸者數(shù)年。後人因其賦為《長門怨》焉。

○婕○婕妤怨

右為右為漢成帝班婕妤作也。婕妤,徐令彪之姑,況之女,美而能文。初為帝所寵愛,後幸趙飛燕姊娣,冠于後宮,婕妤自知恩薄,懼得罪,求供養(yǎng)皇太后于長信宮,因?yàn)橘x及《紈扇詩》以自傷。後人傷之,為《婕妤怨》及擬其詩。

○銅○銅雀臺(tái)一曰《銅雀妓》。

右舊右舊說魏武帝遺命令其諸子曰:“吾婕妤妓人,皆著銅雀臺(tái)中。于臺(tái)上施八尺繐帳,朝晡上酒脯粻Я之屬,每月朝十五,輒向帳前作妓樂。汝等時(shí)時(shí)登銅雀臺(tái)望吾西陵墓田。”後人悲其意而為之詠也。鑄銅雀置於臺(tái)上,因名為銅雀臺(tái)。

○四○四愁 七哀

右《右《四愁》,漢張衡所作,傷時(shí)之文也。其皆以所思之處方朝廷,美之為君子,珍玩為義,巖險(xiǎn)雪霜為讒諂。其流本出於《楚辭》、《離騷》。《七哀》起於漢末。如曹植《明月照高樓》、王仲宣“南登霸陵岸”,皆《七哀》之一也。

○同○同聲歌行

右漢右漢張衡所作也。婦人自言幸得充閨房,愿勉供婦職,不離君子。思為筦簟,在下以蔽匡床;思為衾幬,在上以衛(wèi)霜露。繾綣枕席,沒齒不忘焉。蓋以喻當(dāng)時(shí)士君子事君之心焉。BT3定情篇

右漢右漢繁欽所作也。言婦人不能以禮從人,而自相說媚,乃解衣服玩好致之,用敘綢繆之志。若臂環(huán)致拳拳,指環(huán)致殷勤,耳珠致區(qū)區(qū),香囊致扣扣,跳脫致契闊,佩玉結(jié)恩情,自以為志而期於山隅、山陽、山西、山北,終而不答,乃自傷悔焉。

○合○合歡詩

右晉右晉楊方所作也。婦人言虎嘯風(fēng)起,龍躍云浮,磁石引針,陽燧致火,皆以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我情與君,亦猶形影宮商之不離也。常愿食共并根穗,飲共連理杯,衣共雙絲絹,寢共無縫裯,坐必接膝,行必?cái)y手,如鳥同心,如魚比目,利斷金石,密逾膠漆焉。

○招○招隱 反招隱

右《右《招隱》本《楚詞》,漢淮南王安小山所作也。言山中不可以久留。後人改以為五言。若晉左思“杖策招隱士”等數(shù)篇,最為首出。晉王康居反其致,謂之《反招隱》。舊說《淮南》書有《小山》,亦有《大山》,政有大小,猶詩之有《大雅》、《小雅》焉。

○砧○砧藁今何在

右古右古詞。“砧藁今何在”,藁砧,趺也,問夫何處也;“山上復(fù)有山”,重“山”為“出”字,言夫不在也;“何當(dāng)大刀頭”,刀頭有環(huán),問夫何時(shí)當(dāng)還也;“破鏡飛上天”,言月半當(dāng)還也。

○連○連句

右起右起漢武帝柏梁冥作。人為一句,連以成文,本七言詩。詩有七言,始於此也。

○愛○愛妾換馬

右其右其詞有淮南王,作者不知是劉安否。

○自○自君之出矣

右出右出漢徐幹《室思詩》。其第三章云:“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無有窮已時(shí)。”

○離○離合詩

右起右起漢孔融,合其字以成文也。

○盤○盤中詩

右盤右盤屈書之。傅休奕云:“山樹高鳥悲。”末云“當(dāng)從中央周四角”提也。

○回○回文詩

右回右回復(fù)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百○百年詩

右起右起“總角”至“百年”,歷述其幼小丁壯耆耄之狀。十歲為一首。陸士衡至百二十時(shí)也。

○步○步虛詞

右道右道觀所唱,備言眾仙縹緲輕舉之美。

○道○道里名詩

右“右“道”謂漢孝文帝稱“北走邯鄲道”,“里”謂高祖中陽里之類,集以為詩也。

○星○星名

右據(jù)右據(jù)《天文志》所載也。

○郡○郡縣名

右據(jù)右據(jù)《地理志》所載也。

○卦○卦名

右據(jù)右據(jù)《周易》所載也。

○藥○藥名

右據(jù)右據(jù)《本草》所載。

○姓○姓名

右據(jù)右據(jù)古人之知名者。

○相○相名

右據(jù)右據(jù)相書所載,若“山庭”“月角”是也。

○宮○宮殿名

右若右若《三輔黃圖》等所載。

○草○草樹鳥獸名

右見右見於記錄者,皆可用也。

○歌○歌曲名

右據(jù)右據(jù)樂府所載。

○針○針穴名

右據(jù)右據(jù)醫(yī)家《明堂》所載。

○將○將軍名

右據(jù)右據(jù)職官所載。

○車○車名

右據(jù)右據(jù)《周禮》、《漢官儀》所載。

○船○船名

右若右若《左氏傳》吳艅艎之類也。

○無○無名

右言右言本無名氏,若“無是公”“烏有先生”。

○寺○寺名

右若右若白馬青龍之類也。

○數(shù)○數(shù)

右從右從一至十也。

○八○八音

右金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六○六甲

右十右十二辰是也。

○十○十二屬

右十右十二辰所配,若子鼠、丑牛之類。

○六○六府

右水右水、火、金、木、土、穀。

漢武漢武帝時(shí)乃立樂府,以李延年為協(xié)律都尉,舉司馬相如等數(shù)十人,造為詩賦,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diào),蓋樂府之所肇也。自漢迄唐,作者焱起云合,從未有匯成一編者。惟唐史臣吳兢纂采漢魏以來古樂府詞,分為十卷,惜乎不傳。傳者僅《古題要解》二卷,于傳記及諸文集中,采其命名緣起,令後人知所祖習(xí)。又有《樂府解題》,不著撰人名氏,與吳兢所撰差異。今人混為一書,謬矣。但太原郭氏諸敘中輒引《樂府題解》,不及《古題要解》,不知何故。余家藏是書凡三本,一得之虞山楊氏,一得之錫山顧氏。二氏素稱藏書家,不意施硃傅墨,較訂數(shù)遍,其間脫簡訛字,尚多于幾上凝塵。既得元版,頗善,但《會(huì)吟行》俱誤作《吳吟行》。按“會(huì)”謂會(huì)稽,謝靈運(yùn)詩“咸共聆《會(huì)吟》”,故云“其致與《吳趨行》同”也。如《采薇操》亦曰《晨游高舉》,《琴曲》注中引吳兢云云。茲集中不載,豈逸文尚多耶?海隅毛晉識(shí)。

吳兢吳兢,汴州人。少勵(lì)志,貫知經(jīng)史,方直寡諧。比魏元忠薦其才堪論撰,詔直史館,修國史。私撰《唐書》、《唐春秋》,敘事簡核,人以董孤目之。其捃摭樂府故實(shí),與正史互有異同,真堪與《國史補(bǔ)》并垂不朽云。晉又識(shí)。

20002000.04.16 尹小林整理知

  國學(xué)網(wǎng)站專用

版式設(shè)計(jì):尹大強(qiáng) 

上  卷

返 回

版權(quán)所有 北京國學(xué)時(shí)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制作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东县| 梓潼县| 大厂| 清镇市| 阿瓦提县| 射阳县| 永清县| 天等县| 嘉鱼县| 邻水| 来宾市| 崇仁县| 无为县| 隆尧县| 大石桥市| 江华| 滕州市| 石嘴山市| 沾化县| 隆化县| 丁青县| 满洲里市| 会同县| 吉首市| 额敏县| 鹤山市| 德令哈市| 建瓯市| 胶州市| 罗田县| 新建县| 利川市| 临泽县| 亚东县| 吕梁市| 博客| 康马县| 临夏县| 顺义区| 西林县|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