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奇形怪狀 |
楊朱 |
然而,圣賢們汲汲然奔走于天下,卻無所建樹。在這種情況下,若干思想家便心灰意冷,只是"茍求性命于亂世",而不愿以拯救蒼生為己任。其中有位楊子,也算是代表人物了。孟子便曾提過這么一句"逃墨必歸于楊"(《孟子·盡心上》),于此,可見一斑。 楊子,名朱,戰(zhàn)國時期魏國人。他闡發(fā)了一種人生哲學(xué),其核心觀念便是"為我"。就是以是否對自己有利當(dāng)做評判是非善惡的標(biāo)準(zhǔn),這是站在個人的角度來分析人性,來闡釋人生。孟子在批駁楊朱時,認(rèn)為"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孟子·盡心上》)。孟子這一句話并不沒有言過其實,基本上還是客觀的。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顯然是一種極端的"個人主義".這種"為我"的主張,從社會倫理的角度來看,是斷斷不可取的,因為這很容易流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信條。 楊朱沒有留下任何遺作,《孟子》、《韓非子》、《莊子》、《呂氏春秋》、列子》等書都曾提起過他,其中《列子·楊朱》篇最詳。 《列子·楊朱篇》記載,楊朱是老子的弟子。老子所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的這話,便有自保其意,是以出了位自私自利的弟子。 另外,有學(xué)者懷疑楊朱便是莊子,但應(yīng)無可能。 關(guān)于楊朱,有兩個故事較有名。 一、"墨子悲絲染,楊朱泣歧路",后句所指的便是楊朱的一個傳說,楊朱某次外出,遇上一條岔路,或許是一時不能決定走哪條路,或許是聯(lián)想起人生的歧路,竟哭了起來(后世的"竹林七賢"之一阮籍也有一故事,"阮籍哭窮途",不同的是,楊朱是遇歧路而哭,阮籍是無路可走而哭。在古代,兩人的哭都很名,杜甫有"茫然阮籍途,更灑楊朱泣"之句,雷琯有"朝為楊朱泣,暮作阮籍哭"之句)。 二、楊朱其弟楊布外出時穿素衣,在外遇到下雨,便換了件黑衣,回家時他家的狗竟不認(rèn)得主人了,狂吠起來。楊布?xì)獾靡蚬罚瑮钪靺s說:"你不要打它。如果這狗在出外時為白色,回來卻變成了黑色,難道你不同樣感到奇怪嗎?"(《列子·楊朱》) |
|
網(wǎng)站簡介 | 網(wǎng)站導(dǎo)航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方式 | 招聘專才 | 幫助信息
版權(quán)所有 北京國學(xué)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