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已經翻了過去,成了歷史;在這個一百年里,到底什么是
文學之最?
根據“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的排榜,銷量超過3000萬冊的小說,
有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哈潑·李的《殺死一只反舌鳥》和杰
奎·蘇珊的《娃娃谷》。這三部小說中,在香港,名氣最大的恐怕是
《飄》,雖然也不是因為小說本身,而是因為根據它而改拍的荷里活
經典電影《亂世佳人》一再公映。至于有多少香港讀者真的由頭到尾
看過原著,那數目恐怕不會太令人樂觀。
再看看其他紀錄。最暢銷的日記為記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小作
者一家和親友為躲避納粹而藏身閣樓的真人真事的《安妮日記》,這
本日記被譯成55種文字,大概也應該有中文譯本吧?只可惜我孤陋寡
聞,并不清楚,當然也慚愧得很,我沒有讀過。我相信讀過這本日記
的香港讀者,恐怕也不會太多。
熱銷時間最長的書,是M·斯科特·帕克的作品《人跡罕至的道路》,
它在美國《紐約時報》“平裝暢銷書排行榜”連續上榜694周,創下世
界紀錄,銷量超過500萬冊。但我沒有看過這本書,甚至之前連聽也沒
有聽說過。
最暢銷的兒童讀物系列,為《歡迎來到太平間》,自1992年開始,
這個系列陸續發行了110本,在全世界賣出2億2千萬冊。
最多產的小說家是巴西的喬斯·卡洛斯·里奧吉·德阿波姆·伊
努。他從1986年6月至1996年8月期間,一共寫出1046部的科幻小說、
西部小說和恐怖小說。
收入最高的恐怖小說家,是美國的史提芬·京。他的作品包括
1974年的《兇靈》、1978年的《閃靈》、1983年的《寵物塞馬塔利》
和1987年的《危情十日》。僅在1998年一年內,他的收入就高達
4000萬美元。
上述的書籍和作家中,除了《飄》之外,在香港知名度最高的,
當數史提芬·京,但卻不是因為他的原著小說,而是因為他的恐怖小
說屢屢被荷里活改拍成電影,在香港也有不錯的賣座紀錄。與其說是
人因書出名,倒不如說書與人因電影而揚名。
翻完了這個上世紀世界文學之最的名單,最明顯的感覺是,傳統
意義上的文學經典不再,有什么作品可以在蕓蕓眾生的心中不朽?
暢銷當然不等于不朽,最令人無奈的是,文字的魅力大減,最知
名的作家與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依靠電影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