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一屆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今年已辦到了第8屆,8月30日至9月3日,國際展覽中心又要熱鬧一番,來自42個國家的中外出版人都要來趕這個大“書集”。
國內的出版社有450余家在國展集合,占了全國出版社總數的80%以上。國外及港臺的參展單位有500來家,不乏蘭登書屋、約翰·威利、培生集團、貝塔斯曼這樣的大出版商。澳門出版界則首次以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身份參展。預計博覽會上將有超過10萬種的中外最新書籍亮相,且不說有成千上萬版權貿易機會等待著行業人士,愛書人在書展上走一圈兒,也算是飽了眼福。
本屆博覽會以“書業與21世紀”為主題,自然會吸納新興的網絡產業。特辟的電子商務展區內,44家網絡公司爭奇斗艷。電子商務的發展,在改變圖書業傳統業務模式的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觀念。博覽會向網絡媒體及相關企業全面開放,在其14年的歷史上還是首次。由承辦者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控股的“中圖在線”網站也將在博覽會期間開通,為大會提供便捷的服務。
博覽會的另一個特色是首次開辟教材展區。我國某些高校的計算機、金融、經濟管理等學科已直接采用外文教材,大會將把來自美國、英國、印度、港臺等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種大、中、小學教材集中展示,包括麥格勞希爾·斯普林格這樣享有盛譽的出版公司的成果。
本屆博覽會像以往一樣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主辦方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出版署、科學技術部、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有理由相信本屆博覽會在圖書的展示交易上都將取得不俗的業績,但更多的出版人想的是已逼近家門的WTO,是國際上眾多“巨無霸”的挑戰,是在群雄混戰的局面中如何積累實力脫穎而出。2000年是一個世紀的門檻,中國的出版人已經站到了這個門檻上,就像一位業內人士講的,他們得“在交流中求發展,求生存”。(尚曉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