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臺漢代古墓出土一批珍貴文物 |
|
新華社石家莊8月11日電(李軍)河北省邢臺市近日在市區(qū)一建設工地發(fā)現了漢代墓葬群,經邢臺市考古工作者進行勘探和發(fā)掘,出土了一批珍貴文物。
此次發(fā)現的漢代墓葬群,共有墓葬120余座,其中磚石墓86座,距地表深度為3-6米,呈長方形,一般長為2-5米,寬為1-1.5米。墓向以南北向為主,也有少數東西向的。墓具多為1棺,也有1棺1槨的,有的墓葬盜毀嚴重。經對其中價值較高的古墓進行發(fā)掘,出土了青銅“昭明”鏡、銅帶鉤、玉飾件、彩陶傭、陶瓶等一批珍貴歷史文物。
考古工作者在一座西漢中晚期墓葬內有重要考古發(fā)現:在這座古墓槨內的四壁,抹有0.5厘米厚的白灰。考古專家說,以往在漢墓中曾偶有發(fā)現鋪墊白灰者,但在槨內抹白灰者尚不多見,這說明早在漢代,中華民族就已經掌握了石灰燒制的方法,知道了怎樣防潮,從而為研究我國古代建筑和石灰生產提供了有力依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