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gx.gif (2967 bytes)
 

國學網站                                追問洛莊漢墓

 

國學動態

 

 

 

 

         

 
洛莊漢墓發掘現場

 
馬車坑的一輛馬車和四匹馬的殘骸

 
主墓室頂部盜洞十多個

 
樂器坑出土了保存完好的
“漢代第一編鐘”

  繼北京老山漢墓之后,我國又一座大型西漢諸侯王墓的發掘震驚世人。洛莊漢墓,這座位于濟南章丘的大型王陵,在主墓室還未開始發掘的情況下,目前已經出土了2000余件珍貴文物。

  上周末,洛莊漢墓出土樂器鑒定、演奏在濟南舉行,中央電視臺進行現場直播,洛莊漢墓再次引發世人聚焦——

  神秘土丘矗立千年

  從濟南市區往東,有一條通往濟南下轄地章丘市的公路。順著這條公路直走,沿途要經過著名的龍山文化遺址、城子崖遺址以及東平陵城遺址,密集的古文化遺址仿佛在暗示著:這里,歷來就是文物多發地帶……

  在這條公路即將到達章丘的地方,有一個棗園鎮洛莊村。就在洛莊村西的田野里,一座占地近一萬平方米、足有20多畝的高大土丘在那里巍然屹立了兩千年。去年3月,記者第一次前往洛莊漢墓采訪時,洛莊的一位老大爺向記者描述了當年這座神秘土丘的高大:祖祖輩輩,多少年來,每到夏天傍晚,附近村莊的很多人都爬到土丘上乘涼,因為上面風很大。土丘上還有樹,一些姑娘小伙兒也經常躲到這里談情說愛……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座土丘從何而來,空空曠曠的田野上,又怎么會平地拔起這么一座“土山”?

  但是,有兩種人知道。一種是文物工作者,另一種就是盜墓賊。

  推土機拱出青銅鼎

  1995年年初,幾輛推土機的轟鳴聲打破了這座沉睡了兩千年土山的寧靜。隨著附近一條公路的修建,這座土山成了公路天然的“取土場”。

  1999年6月26日上午11時,推土機、鏟車的轟鳴聲依然響徹這個天然土場。一輛鏟車一鏟子下去,突然滾出一堆翠綠色的東西,定睛看去,竟然是一大堆青銅鼎……看到挖出了東西,周圍干活的民工一哄而上將露出地面的銅器分搶。幾乎同時,在現場圍觀的一位文物愛好者迅速給章丘市文化局、博物館以及棗園鎮政府打了舉報電話。11時30分,章丘市博物館館長寧蔭棠帶領工作人員趕到現場。這時,棗園鎮派出所民警已經將現場封鎖,并快速追到附近村莊,將部分被搶走的文物追回。經現場初步鑒定,這批銅器年代之遠,價值之高,實屬罕見。章丘市博物館隨即進行了緊急清理。經清理,在暴露出的一塊僅兩米見方的土坑里,就出土了鼎、盆、勺、鏟等各類青銅器90余件。

  隨后,由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考古隊進駐古墓,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和清理,經過一個多月的發掘,共發掘出9個陪葬坑,出土各類文物400余件。

  出土文物絢麗奪目

  據最新統計,截止到目前,洛莊漢墓已發現并發掘出32個陪葬坑,居國內已發現的西漢諸侯王墓之首位。

  從這32座陪葬坑里,已經出土了2000余件珍貴文物。從出土的陪葬物品以及各坑內殘存的痕跡來看,吃、用、行、儀仗、兵器、樂器、祭祀品等各類物品應有盡有,當時足足堆滿30余座土坑,可見其排場之大。

  在濟南市博物館,記者見到了暫存在那里的大量洛莊漢墓文物,無論是精美的編鐘、碩大的淳于、巧奪天工的純金當盧、象牙的馬鑣、保存完好的硯墨,還是大量做工精致的飾品,都閃爍著燦爛的歷史文明的光輝,讓人驚嘆不已。

  上周(2月7日至9日),為期三天的洛莊漢墓出土樂器鑒定在濟南舉行,眾多觀眾通過電視直播領略了這批漢王室樂器的非凡魅力。

  經過來自我國南北兩地的考古、音樂界專家聯合鑒定,專家們認為,洛莊漢墓樂器均為實用器,即墓主人生前使用過的樂器。其中編鐘均是雙音鐘,根據對編鐘形制測量,最后證實是西漢年間齊國制造。對于編磬,專家指出6套編磬調高不一,可以用來搞大合奏。同時,通過編鐘和編磬的演奏,可以發現漢代的音階和今天的并無二致。鑒定現場用編鐘和編磬演奏了《蘇武牧羊》、《茉莉花》等曲目,無數觀眾通過電視聆聽了千年鐘磬奏出的動人之聲。

  墓主人究竟是誰

  據洛莊漢墓考古隊隊長崔大庸博士分析判斷,擁有如此龐大埋身之地的神秘人物,其實是西漢劉邦之妻呂后的親侄子,此人為西漢初年呂國的第一任國王——呂臺。

  據崔博士介紹,之所以確定該墓主人為呂國國王呂臺,主要是依據出土的封泥。洛莊漢墓封泥中較為完整的就有26枚,封泥引面呈正方形,引面內容為“呂大官印”、“呂內史印”和“呂大官丞”三種。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另外的觀點。因為在發現“呂”字官印的同時,墓中一部分器物上也有“齊大官印”的印章,于是,也有考古界人士提出:會不會是齊國國王之墓呢?看來,在主墓室尚未打開之前,墓主人的身份還難以最后確定。

  幾大謎團撲朔迷離

  洛莊漢墓發掘到現在,考古人員逐漸發現了一些難解的疑團,這些疑團之玄秘即使在國內權威考古專家那里,也難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有些簡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謎團之一:奇特的彎道

  整個洛莊漢墓呈“中”字形,當中部分為主墓室,兩頭為墓道,其中東墓道長100米,西墓道長40多米。但令人稱奇的是,東西墓道在向主墓室靠攏的過程中分別出現了9個兩邊對稱的彎道。中國歷史博物館原館長、著名考古專家俞偉超在看了這些彎道之后,也感到奇怪,因為類似的彎道在國內考古發掘中還從未出現過。當年建造整個洛莊漢墓時為什么會設計出這種彎道,這些彎道又有何象征意義,目前還無法得出答案。

  謎團之二:難解的車痕

  春節前,考古人員在清理長達100米的東墓道時,在東墓道堅硬的封土上發現了幾條清晰的車轍印,這些車痕是什么車留下的?為什么在堅硬的封土層上會出現這些奇怪的車痕?這些目前都是難解之謎。據洛莊漢墓考古隊長崔大庸博士介紹,要想破解車轍之謎,只有順著車轍的方向一直找下去,才有可能得到答案。

  謎團之三:失蹤的銅器

  與同等規模和級別的漢墓相比,洛莊漢墓也出土了一批青銅器,但銅禮器的種類并不全,那么,這些銅禮器是遺失了還是仍埋在地下﹖目前來看也無法知曉。

主墓里還有什么寶

  漢墓出土文物的權威代表即是“黃腸題湊”和“金縷玉衣”,洛莊漢墓尚未發掘的主墓室里會不會有這兩件寶貝﹖

  “黃腸題湊”是漢代的一種葬制,只有天子才能享受,而天子又可以把這種待遇賞賜給寵臣。“黃腸”即柏木的黃心,“題湊”就是木材的端頭都一致向內。“黃腸題湊”就像一圈厚木墻圍在墓主人的棺槨外圍,如果站在墓室中向四壁看,所見全是方條木的端頭。洛莊漢墓從規模、形制、年代等諸方面看,都符合“黃腸題湊”出現的條件。

  而與“黃腸題湊”相比,“金縷玉衣”則可說是漢墓發掘最出名、規格最高的文物。據悉,在目前已發現的近40座西漢王陵中,除了被盜者外,大部分有金縷玉衣、銀縷玉衣或銅縷玉衣出土。而洛莊漢墓規模如此之大,理應有金縷玉衣存在。但是,由于洛莊漢墓主墓室頂部已發現十幾個盜洞,因此,就算原來有金縷玉衣,是否已被盜走還是個未知數。

  盜洞疑云

  十墓九盜。洛莊漢墓也是如此,該墓主墓室尚未發掘,目前已在其主墓室頂部發現十一二個盜洞。這使得這座“濟南王”墓主墓室里面究竟有什么“寶貝”變得有些撲朔迷離起來。  同時,由于這些盜洞洞口距主墓室底部還有20多米,因此這些盜洞有沒有進入到主墓室里面,有沒有進入到槨室里面,現在還沒法確定。

  在主墓室頂部中央部位,記者看到一個圓形的塌陷痕跡。據分析,如果這個圓形塌陷是先塌后被盜,則文物估計損失不大。但如果是先盜后塌,那就很可能是被盜較嚴重。

  目前,人們都在關注著洛莊漢墓主墓室里還能有什么重大發現,中央電視臺也有意屆時現場直播主墓室發掘。這片堅硬如巖石的封土層下面到底還有多少秘密?這要等到不久后積雪融化、凍土復蘇,主墓室正式發掘的時刻才能揭曉。 


                                   摘自《北京日報》

 

 

 



版權所有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宁市| 罗定市| 沈阳市| 洞头县| 临高县| 上思县| 蒲江县| 长寿区| 彭州市| 潜山县| 紫阳县| 迁安市| 横峰县| 灵宝市| 万山特区| 华容县| 宜川县| 德惠市| 湖口县| 巴彦县| 瓦房店市| 弥勒县| 保康县| 搜索| 岫岩| 上思县| 新密市| 临夏市| 确山县| 怀远县| 白玉县| 介休市| 乐至县| 历史| 和平县| 宜宾市| 洱源县| 喜德县| 盱眙县| 泸西县| 大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