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是我國統一封建社會歷史上第一個大發展的朝代,歷時400余年,為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其中目前已發現的漢墓就有上萬座。
漢代墓葬多以磚石結構為主,厚葬深埋,不易腐爛和毀壞,所以在現代考古發現中,漢墓出土比比皆是。截至目前,我國已發掘漢代王陵40余座,其中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廣州南越王墓和山東乳山魯王墓等少數幾座保存完整,沒有被盜,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
西漢時期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都走在世界的前面,很多先進的生產技術得以推廣。發掘漢墓,可以獲得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對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研究具有極高的價值。
河北滿城漢墓
該墓的發現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它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子的墓葬。規模巨大、保存完整、年代明確、文物豐富的墓葬同時出土,隨葬品中有多樣稀世奇珍,如:兩件首次發現的最完整的金縷玉衣,聞名遐邇的“長信宮燈”,一只華麗精美的錯金博山爐等,顯示出西漢時期手工業和工藝美術方面的高度發展水平。
馬王堆漢墓
該墓的發現也被列入二十世紀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出土的長達160厘米、僅重48克的素紗蟬衣堪稱絕世珍品。最受世人矚目的是那具千年不壞的古尸,這是一具不同于“木乃伊”、“干尸”和“鞣尸”的“濕尸”,保存完好得近乎新鮮尸體,這在世界古尸記錄中都是極為罕見的。
西漢南越王墓
廣州象崗西漢南越王墓有眾多罕見文物堪稱“中國之最”。此墓是嶺南地區目前所見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也是惟一的一座西漢前期石室壁畫墓。出土的“玉舞人”,是已知漢代玉舞人中惟一的圓雕珍品。墓中有一件波斯銀盒,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舶來品。
西漢長沙王室墓
1993年在湖南省長沙發現。這個墓主地位、葬制等都超過馬王堆一號墓的漢墓中,出土各類文物2000余件,其中最為特別的是三件漆筑,為中國首次發現的有關筑這種樂器的實物,澄清了長期以來對筑的模糊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