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明年全國期刊市場將有80余種雜志大“變臉”,以全面
改版吸引讀者。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北京文學》將推出“龍頭欄
目”《現實中國》、《三聯生活周刊》將成為真正的周刊、《知音》
將有《打工》仔、《鐘山》將設立欄目主持人、《環球》有姐妹篇,
一批知名刊物都將以嶄新的形象跨入新千年。
由于現在提出“三年斷奶”,加之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原有
的一些靠國家扶持的老牌大型刊物紛紛改變舊的編輯思路。如曾是全
國純文學期刊“領軍人物“的《人民文學》和剛剛度過50歲生日的
《北京文學》都將進行全方位的改版。據《北京文學》月刊的執行副
主編楊曉升介紹,《北京文學》將一改傳統文學期刊在計劃經濟下主
要為作家服務的宗旨,取而代之以市場經濟下為大眾讀者服務。因此
從2001年第一期開始,《北京文學》除小說外,將更注重可讀性,更
貼近生活。即將推出的“龍頭欄目”《現實中國》,采用更直觀,信
息量更大的報告文學體裁報道公眾關心的社會問題、事件及人物。
作為國內文學刊物“四大名旦”之一的《鐘山》雜志進一步豐富
欄目,明年將設立欄目主持人制,增加非虛構文本;而《知音》為了
展拓視野,新近創辦了《打工》雜志,向讀者提供創業信息;賈平凹
任主編的《美文》雜志從101期增加了少年版,目的是圓少年的文學之
夢。而《金盾》也將開辟專欄,邀請律師和法學專家解決讀者的疑難
問題。
明年期刊紛紛縮短出版周期,也是刊物全面改版的一個主流趨勢。
據有關資料統計,2001年由雙月刊縮至月刊的在10種以內,由月刊縮
至半月刊的有10余種,由半月刊縮至周刊的有《三聯生活周刊》。
增強刊物的時效性,是各期刊縮短周期的最主要原因。《三聯生
活周刊》的主編朱偉認為,原來做雙周刊的最大問題是周期太長,與
其他媒體競爭,只能做“后點”,這樣刊物顯得比較靜態和沉重。所
以《三聯生活周刊》明年將現在的半月刊改為真正的周刊,并爭取像
《時代》和《明鏡》一樣,每篇報道都可能是美文。而《北京紀事》
從月刊改為半月刊,是為及時反映北京近年來日益增多的熱點問題。
前不久,以文學批評享譽文學界的《南方文壇》與廣西師范大學
出版社聯姻,將合作出版“南方批評”叢書,刊與書互動,實現更大
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望獲得“雙贏”的效果。此舉不僅為文學
期刊的生存與發展探索出新模式,也為出版社啟動“社刊工程”走出
版內涵發展,提供新思路。
盡管期刊發展已經走過“一鋤頭下去就會冒油的盛產期”,但隨
著新的變化的產生,仍然有新的品種不斷推出,欲在市場中占一席之
地。
網絡文學和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為新期刊的產生提供了契機。作
為目前國內第一家紙介質網絡文學的雜志——《網絡文學》,提出
“新的文學和網絡一起成長”的口號,以其新穎和前衛,欲吸引廣大
年輕的網絡文學愛好者。
同時,廣大中小學生永遠是期刊市場爭奪的對象,“作者是同學,
讀者也是同學”的《同學月刊》和《同學》,以同學們講述自己的生
活來爭取讀者。《作文大王》在經過周密的策劃和聲勢浩大的宣傳之
后,以首印數號稱100萬冊進軍中小學生的作文市場,看來魄力不小。
隨著家用電腦普及率的增大,希望電子出版社依托自己強大的電腦類
用書的實力和聲譽,推出了《電腦硬件DIY》,讓大眾電腦愛好者一享
自己動手裝電腦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