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7日,中國書店北京海王村拍賣有限責任公司、中鴻信國
際拍賣公司、中國榮寶拍賣有限公司、太平洋拍賣公司、萬隆拍賣公
司、中國嘉德相繼在京舉行“2000年秋季書刊資料拍賣會”。各家賣
主的書刊資料內容豐富、版本種類較多,既有珍貴的古籍善本,又有
各個朝代的抄本寫本,還有清朝、民國時期朱、墨拓的各類碑帖片以
及誥封、奏折、舊照片、地圖等。預展時早就被海內外收藏者看好的
重點拍品和項目,紛紛成為競標熱點,并創下許多新的成交紀錄。
11月5日,北京海王村拍賣有限責任公司落槌,其中拍品共有261
件,成交171件,成交率為65.52%,成交總額199.31萬元(不含傭
金)。據海王村彭震堯經理介紹,這次拍賣會還比較成功,如編號為
82號明代印本的《戰國策》,以3萬元起拍,經過現場收藏家和不在場
的收藏家競爭,最后是不在場的收藏家電話委托以9萬元成交;第一次
露面在拍賣會會場最小的古籍刻本《幻園詩韻》,來自清咸豐年間,
高僅5.5厘米,寬不超過4厘米,厚不足1厘米,因其極度罕見,也以
1萬元成交。
彭經理稱,這次拍賣會古籍善本仍然受青睞,因為人們越來越認
為,古籍善本不但有收藏價值,更具有愛國教育和歷史教育的價值,
如1900年到1901年八國聯軍之一——日本侵略軍占據北京后頒發的
《門牌》兩張和一冊寫于1901年的《辛丑日記》等,《門牌》為日本
侵略軍占據北京東城菊兒胡同后所頒發,實為一部殖民統治戶籍卡。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經過改造的菊兒胡同已成為北京市居民住房小康
的代表,更激發青少年不忘國恥。彭經理說,參與這次拍賣盛會有
五、六家拍賣公司,說明書刊拍賣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也表明書刊
拍賣市場大有潛力可挖,這樣競爭更有利于促進書刊拍賣市場的發展。
中鴻信國際拍賣公司是最早落槌的(11月4日),拍賣書畫共有
352件,成交率為58%,成交額為394.57萬元,拍賣最高價是編號為
59號齊白石的《松鷹圖》,以38.5萬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