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的民間舊體詩刊――《樂天詩訊》
辛德勇
毛澤東先主席雖寫得一手好舊體詩詞,黨和政府的文化導向,卻一
直是倡導青年摒棄文言格律舊式,書寫白話新詩,因此建國后官方從未辦
過刊載舊體詩詞的刊物,弄得喜歡寫舊體詩詞的人只好自己想辦法辦一些
或合法或半合法的民間刊物,來相互交流切磋。由于不合時宜,這些刊物
大多只在雅有同好的一小部分人當中流傳,范圍有限,存世無多。《樂天
詩訊》就是這些刊物當中的一種。
《樂天詩訊》創刊于1950年元旦,是由上海一些工商界和文化界人
士發起組織的“樂天詩社”的會刊。“樂天詩社”組建于1949年上海解放
后,吸收的會員一直是以上海和江浙地區人士為主,但也有北京、天津、
四川等其它一些地區的舊詩愛好者參加。詩社的成員,層次不高,不管是
在工商界,還是在文化界,都屬中等偏下,決無社會名流加盟其間;詩作
的水平也很不夠格,絕大多數作品,只能說是徒供其自娛自樂而已。雖然
說《樂天詩訊》的藝術價值不高,但是作為建國初期的一種民間舊體詩刊,
卻可以用作研究那一段時期傳統舊體詩詞在民間發展的狀況和民間社團
的活動情況等方面問題的絕佳資料。
我曾偶然買到過11期《樂天詩訊》,小32開或大32開,打印或手刻
蠟版油印,紙張粗糙,其貌不揚,每期僅印三五百本,又都是在這樣一些
不入流的人士中間傳閱,現在不用說全套,就是我這幾冊零本,恐怕也是
只可遇而不可求了。據1957年5月打印的第八卷第五期介紹,《樂天詩訊》
在正式創刊前的1949年末,即鉛印有“詩鐘”散頁;1950~1956年5月,
也一直是鉛印或油印散頁;直到1956年6月,才發行裝訂成冊的打印本。
在我得到的《樂天詩訊》中,最早的一冊,就是這本1956年6月號,嚴
格說來,也不妨把它視作《樂天詩訊》的創刊號。1957年以后,每年編
作一卷,并以當年為第八卷。蓋前此從1950年至1956年,已有七年。《樂
天詩訊》何時終刊,不得而知。我得到的計有1956年2冊、1957年2冊、
1958年3冊、1959年2冊和1960年2冊。雖然順利躲過了1957年的沖
擊,但到1959年以后,一律改打印為手刻蠟版油印,顯然在經濟上已呈
現出難以為繼的跡象。估計它最終沒有能夠渡過1960年開始的經濟困難
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