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深入研究中華民族和中華民族精神的力著 ——簡評《中華民族的形成與凝聚新論》 張岱年 1992年在昆明召開了《中華民族精神———我國各民族 精神的融匯與凝聚全國學術討論會》,會議主題是中華民族 精神,認為中華民族精神是各民族思想、文化融匯的結晶, 并且對中華民族的凝聚產生偉大的作用。討論會發起人之一 伍雄武同志邀請我參加。我沒能赴會,但是寄去了一篇論文: 《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后來此文刊載于會 議論文選集之中。在這篇不長的論文中我指出: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元融結的統一體,其中人數最多的是 漢族。與漢族和睦共處的有50多個少數民族。而漢族本身也 是歷史上許多族融合而成的。漢族的前身是華夏族,在春秋 時期,華夏族與戎狄等族逐漸融合;其后經過魏晉南北朝時 代,又與匈奴、鮮卑、氐、羌等族融合而成為漢族。在宋元 明清時代,漢族又與契丹、女真等族結合;進入20世紀,漢 族與滿、蒙、維吾爾、苗、藏、彝、壯等等少數民族匯合而 為中華民族。 由于文章較為扼要、短小,這個論點未能展開,以后也 沒有機會深入研究、全面展開論述。而伍雄武同志在1992年 以后繼續這一論點的研究,于近期完成了力著:《中華民族 的形成與凝聚新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此書明確地肯定,由漢族和各少數民族匯合而成的中華民族, 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實體,并且根據豐富、全面的史實,對這 一民族實體的形成、確立和發展作了系統、深入的論證。這 對前述我的論點是一個重大而根本的發展,是很有學術價值 的,我為之而高興。當然,此書對中華民族是一個民族實體, 并不止于歷史的論證,它還從民族概念、民族理論的角度作 了深邃、縝密的邏輯論證。這些論證具有重要的理論創新意 義和學術價值。 1992年的會議主要是討論中華民族精神的,故而我在文 章中也就著重地論述了中華民族精神。我說: 中華民族包括50多個民族,但中國文化卻是統一的。中 國文化是中國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也涵蓋著眾多民族,而具 有統一的民族心理。 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礎。發揚中華 民族精神,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是當前的重要任務。 從1992年到現在,近10年的國內外形勢,越來越證明當 時我和同志們看法的正確性,但是,繼續深入從各民族凝聚 和認同的角度,特別是少數民族哲學思想的角度研究中華民 族精神的著作,就我所知還是伍雄武同志這本《中華民族的 形成與凝聚新論》最為系統、全面。其實它并不是中華民族 精神研究的簡單繼續,而是在開辟新的研究領域、展開新的 研究視野,因此我給它高度的評價。 摘自《中華讀書報》 |
||||||
媒介與國學
|
||||||
|
||||||
![]() |
||||||
![]() |
||||||
|
||||||
版權所有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