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老山漢墓考古發掘是北京地區考古發掘史上繼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明十三陵定陵和大葆臺西漢墓發掘之后又一重大考古發掘工程。
■專家確定老山漢墓是一座西漢時期的大型王侯級墓。
■在墓中已經發現了一具古尸骨骼、一些玉器、銀器、鐵器、陶片、漆器和2000年前的糧食。
■漢墓后室的木棺已清理出一角。
■專家稱,出土文物對考證這座漢墓的主人、西漢時期的歷史、文化、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這座漢墓仍有不少謎有待考證:這座墓的主人是誰?棺中會有何重要文物……
據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經過半年多的細致發掘,考古工作者在老山漢墓取得重大發現。在前幾天發現漆器、陶片、鐵器等重要文物的基礎上,今天又發現了一具古尸骨骼、一些玉器、銀器和2000年前的糧食。有關專家稱,這些文物對考證這座漢墓的主人、西漢時期的歷史、文化、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今天上午,考古專家繼續對老山漢墓前室和棺槨進行清理。記者在現場看到,前室西南側發現的一具尸骨,已清理出保存完好的半個頭蓋骨,其頭部前額上方有些裂紋,骨骼下肢已清理完成。古人類學家潘其風初步考證后認為,這可能是一具男尸,年齡在35歲至40歲之間,身高1.61米左右。但具體結果有待通過DNA測試等現代科技手段作進一步考證。
他分析說,這具尸骨的身份有三種可能:盜墓者、陪葬者或被盜墓者拖至此處的墓主人。
漢墓后室的木棺今天也清理出一角,上面的黑色外漆保存很好。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長王武鈺介紹,從目前發掘的情況看,這個漢墓的內棺應該保存完好,考古人員將把棺木運回室內再打開。
老山漢墓考古工作,是北京地區考古發掘史上繼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明十三陵定陵和大葆臺西漢墓發掘之后又一重大考古發掘工程。
目前這座漢墓仍有不少謎有待考證:這座墓的主人是誰?棺中會有何重要文物……老山漢墓曾經被盜據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在老山漢墓發掘現場大棚外,記者看到,來自中國林科院的木材專家已進駐老山西漢陵墓發掘現場,正對出土木材展開就地保護。斷面邊長15厘米、長93至95厘米左右的出土木材經過處理后,其硬度“還可做家具”。
老山漢墓墓室的頂板、題湊、外回廊等均為木制。從老山漢墓中目前出露的題湊看,木材腐朽嚴重,有的用手輕輕一捏就成了粉狀。如何保護出土木材成為專家首先關注的課題。在保護措施實施之前,考古人員只能采用回填土、澆水和遮蓋塑料布的方法,暫時防止木材干燥變形。
為保護好這批珍貴出土木材,北京市文物部門請來了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的專家對老山漢墓的出土木材進行就地保護。記者從發掘現場獲悉,出土木材的具體保護方案早已確定,老山漢墓的發掘工作已在國內率先采用邊發掘邊保護的辦法,以確保出土木材和其它文物不受損壞。出土木材在出土后的第一時間就由工人迅速放入特殊藥液池內長時間浸泡,穿上一層化學藥劑“保護衣”。之后,再經清水沖洗、晾干,這些木頭就不會再腐朽變質。
據悉,木材保護第一期就將耗資約35萬元,還有第二期和第三期,如果全部完成起碼得花上百萬元。目前文物保護的資金有較大缺口,專家呼吁企業通過捐助支持出土文物的保護。
對2000多年前已腐朽的木材進行就地保護,這在國內尚屬首次。以往對古墓中出土木材一般采用先挖掘再保護的辦法,往往失去了及時保護的先機。
我國漢墓知多少
漢代是我國統一封建社會歷史上第一個大發展的朝代,歷時400余年,為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其中目前已發現的漢墓就有上萬座。
漢代墓葬多以磚石結構為主,厚葬深埋,不易腐爛和毀壞,所以在現代考古發現中,漢墓出土比比皆是。截至目前,我國已發掘漢代王陵40余座,其中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廣州南越王墓和山東乳山魯王墓等少數幾座保存完整,沒有被盜,出土了金縷玉衣、帛書、竹簡、木簡、鐵器、漆器、絲織品等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
據新華社誰出錢保護出土的木材據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考古人員在清理古墓前室時,發現了一塊長約2.3米,寬95厘米,厚10厘米左右的木板,斜放在前室中央,與周圍的墓槨布局很不諧調。
專家認為這塊木板是后室棺槨的一部分,它出現在前室,說明古墓棺槨已被打開,此墓曾被盜已成定論。
按照正常墓葬的擺放規律,墓室的前室部分應該擺放一些主人生前宴飲、娛樂等日常生活用品,如各種盛器、酒器、琴棋、車馬、竹簡、木簡等東西,而不應該出現這樣一塊大木板。從木板所在位置,可以看出它是被隨意扔下來的。它的出現,也印證了“題湊”木上的小洞為“盜洞”之說的正確———老山漢墓確已被盜。
老山漢墓發掘
大事記■1999年12月,北京市公安機關抓獲一伙盜墓者,后經市文物部門考古勘察,證實古墓的存在。
■2000年2月下旬,對古墓上部封土進行發掘,初步斷定墓室為西漢時期的一座王侯級墓葬。
■2000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對墓室內填土進行清理發掘,發現“黃腸題湊”結構,并發現封門石。
■2000年4月上旬至4月下旬,完成了對墓室內上部填土的發掘并將墓室頂板全部揭露,上部填土自上而下由青膏層、木炭層、白膏泥、木炭層等構成,槨室、題湊、外回廊三大部分完全顯露。
■2000年5月初,發掘工作暫停,開始在古墓上空建保護大棚。
■2000年7月底,老山漢墓首次向媒體開放,整個墓室的輪廓已經基本顯現出來,前室的木槨頂板已經清理掉了第一層,題湊大門內外兩側清理工作完成。
■2000年8月1日,題湊大門和外側回廊門上發現盜洞。
■2000年8月上旬,內回廊立柱已經暴露,槨頂還剩最后一層。
漢代是我國歷史上進入統一的封建社會后的第二個朝代,它在我國封建社會各項制度的鞏固、健全、完善等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西漢時期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都走在世界的前面,很多先進的生產技術得以推廣。發掘漢墓,可以獲得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對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研究具有極高的價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