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讀中國佛教協(xié)會公開信有感 徐孫銘 3月16日,新華社全文發(fā)表了 《中國佛教協(xié)會致全國佛教界 的公開信》。這封義正詞嚴的公開信,立即在全國宗教界引起巨 大反響。舉國上下,人們紛紛響應。寺觀、教堂,都贊這篇檄文, 是一曲激濁揚清、弘揚正法的中華民族正氣歌,是摧邪扶正的戰(zhàn) 斗檄文,也是新世紀中國宗教自立、自強、自尊、自律的宣言。 中國現(xiàn)代之有邪教,不自李洪志始。在20世紀60年代國際上 形形色色的"新興宗教"大行其道的大背景下,80年代以來,我國 也先后出現(xiàn)了呼喊派、被立王、主神教、全范圍教會、新約教會、 統(tǒng)一教、達米宣教會、上帝的兒女、門徒會、靈靈教、三班仆人 教、觀音法門、圓頓法門等十幾個邪教組織。其中"上帝兒女"、 "觀音法門"等是直接從境外滲透進來的。但是,諸多邪教,以李 洪志最為惡劣。中國現(xiàn)代反邪教也非從1999年開始,而是從九十 年代"法輪功"邪教出籠之日起,就有正義向邪惡的申討,正法的 激濁揚清。無論是科技界對邪教的口誅筆伐,出版界、理論界對 歪理邪說的抵制、批判,政府的干預、取締,還是宗教界的奮起 抗爭,人們都記憶猶新。其中宗教界的"警覺注視",的確無日不 在,宗教界的抗爭,甚至首當其沖。因為宗教界是"法輪功"邪教 的最早受害者,也是最早的一批覺悟者之一!斗ㄒ簟飞蠈π疟 關于"觀音法門是邪法"的告誡,有案可查;有的邪教組織要找趙 樸老接見以抬高身價,遭到嚴正拒絕,更屢見不鮮。敬愛的趙樸 老,在五年前曾親自指示中國佛教協(xié)會、《法音》雜志對《轉法 輪》要組織人研究、寫文章反駁,對"法輪功"組織的定性要抓緊 論證,明確說"法輪功是邪教", "光是取締還不夠,還須以理摧 伏其謬論,才能有效"。 趙公的親筆信,至今如在眼前;他的諄 諄教誨,猶在耳際。宗教界沒有辜負趙樸老的期望,1996年以來, 從北京、長春、浙江到各地,都寫文章批判、找"法輪功"說理, 開會論定邪教性質,其摧邪顯正之功,世人共睹,只不過過去對 "法輪功"的批判火力似乎還不夠猛,旗幟還不夠鮮明,還沒有與 全社會形成更大的"合力"。而在江澤民為首的中央領導集體和全 國人民加大打擊邪教力度的東風吹拂下,反邪教進入新的高潮, 如今《公開信》更舉起"宗教反邪"的旗幟,鄭重向世人宣告:中 國宗教界以"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愛國愛教,護國利民"為宗 旨,以"獅子吼"、"金剛怒"、無堅不摧的鋼鐵決心反對邪教,尊 重生命、尊重信仰、崇尚科學、捍衛(wèi)人權,這是任何力量也阻擋 不了的。正必壓邪,正義必定戰(zhàn)勝邪惡,正法必定戰(zhàn)勝歪理邪說, 這是歷史的必然,時代的召喚,也是全國人民、全人類的共識。 《公開信》是中國宗教界討伐"法輪功"的戰(zhàn)斗檄文。它那生 動的語言、深刻的哲理、深邃的思想,如同一把利劍,刺向邪魔 胸膛,擊中要害。"法輪功"的確是反科學、反宗教、反社會、反 政府、反人類,甘為國外敵對勢力走卒的邪惡勢力,真是天怒人 怨,天地不容!不辟邪不能顯正。不破除邪教,國無寧日,民無 寧日,教無寧日。同邪教進行長期不懈的斗爭,是包括宗教界在 內的全國人民義不容辭的共同任務。 《公開信》也是中國宗教界自立、自強、自尊、自律的宣言 書。邪教橫行,玷污了人們對科學、理性的信仰,也傷害了宗教 信徒的情感,踐踏了公民的生存權、生命權、信仰權、發(fā)展權。 中國宗教界要自立,必須反邪教;要自強,必須反邪教;要自尊, 必須反邪教;要自律,也必須反邪教。己立才能立人,己強才能 強人,己尊才能尊人,己律才能律人。宗教界要按照"愛國愛教, 護國利民"的精神,克服"自我封閉"、 "閉門修養(yǎng)"的弊病,充分 運用法律所賦予的權利和義務,加強信仰、道風、道場、隊伍以 及弘法手段方面的建設,更好地與信徒的心靈、心理、思想溝通, 更好參與社會福利、精神環(huán)保、文化建設事業(yè)。要以李洪志邪教 為反面教員,從中吸取"長處",使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和正義、正 法的"海潮音"更響亮,把終極關懷的雨露更多地灑向人間,灑向 心田。最后作幾句偈語供養(yǎng)諸位: 自焚冤魂哭九天, 稚女呼娘娘不應。 "法輪"邪教不歸路,"升天"原來藏禍心! 高舉利劍斬黑天, 摧邪顯正利國民。 四海升平梵音遍, 花落還開趙公明! 2001/03/21 于長沙 |
||||||
媒介與國學
|
||||||
|
||||||
![]() |
||||||
![]() |
||||||
|
||||||
版權所有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