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gx.gif (2967 bytes)
 
                                 
 

相關專題

 

 

 

 

www.ffhyjd.com


 結 語


走筆至此,我們可以對清談的問題加以總結了:
1.中古清談有脫離政治的即"為學術而學術"的傾向,但始終沒能徹底脫離政治的軌道而獨立地運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沒有康德、黑格爾、馬克思……的原因吧?
2.中古清談的唯美主義傾向是十分突出的,與當時士人的審美觀念有密切聯系,對文學藝術的進步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3.純正的清談以研討真理為旨歸,故對國人思維水準的提高應當是有促進作用的,但此種痕跡在中國文化史的進程中殊難尋覓;
4.清談乃是中古世族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故其潮漲潮落與世家大族的興衰有密切的關系,其中也浸透了濃郁的世族觀念;
5.研究清談問題,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材料太少,應該說,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差不多是窮其所有了,然而遺珠之憾,亦難以避免,所持觀點,也定有不妥。海內方家,幸以教我!

參考書目
(按書名音序排列)
A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translat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Richard B.Mather (馬瑞志),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Minneapolis,1976

B

《抱樸子外篇校箋》 [晉]葛洪著,楊明照校箋,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
1997
《北堂書抄》 [唐]虞世南編撰,北京:中國書店,1989

C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萬繩楠整理,合肥:黃山書社,1987
《出三藏記集》 [南朝·梁]釋僧祐撰,蘇晉仁、蕭鏈子點校,中華書局,1995
《初學記》 [唐]徐堅等著,北京:中華書局,1962
《陳書》 [唐]姚思廉撰,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

D

《道德經》 [魏]王弼注,《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書店,1986
《東漢三國時期的談論》 劉季高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G

《高僧傳》 [南朝·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

H

《漢書》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
《漢魏六朝詩選》 余冠英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
《何晏王弼玄學新探》 余敦康著,濟南:齊魯書社,1991
《后漢書》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
《弘明集》 [南朝·梁]釋僧祐撰,《四部備要》本

J

《嵇康集校注》 [魏]嵇康著,戴明揚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建安七子集》 [魏]王粲等著,俞紹初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89
《晉書》 [唐] 房玄齡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4
《金明館叢稿初編》 陳寅恪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金明館叢稿二編》 陳寅恪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金樓子》 [梁]梁元帝著,《叢書集成初編》本,第594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九家舊晉書輯本》 [清]湯球輯,楊朝明校補,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L

《理學·佛學·玄學》 湯用彤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禮記正義》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
《蓮社高賢傳》 [晉]無名氏撰,《叢書集成初編》本,第3350冊,北京:中華書局,
1991
《梁書》 [唐]姚思廉撰,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
《列子集釋》 [戰國]列御寇著,[晉]張湛注,楊伯峻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
《論衡》 [漢]王充著,《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書店,1986
《論語注疏》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
《呂思勉讀史札記》 呂思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劉子校釋》 [北齊]劉晝著,傅亞杰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
《六臣注文選》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
注,影印《四部叢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87

M

《毛詩正義》 [漢]毛公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北京:
中華書局,1980 
《孟子注疏》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十三經注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

N

《南華真經注疏》 [晉]郭象著,[唐]成玄英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
《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撰,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
《南史》 [唐]李延壽撰,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
《廿二史札記》 [清]趙翼著,北京:中國書店,1987

P

《裴啟語林》 [晉]裴啟撰,周楞伽輯注,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

Q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清]嚴可均校輯,北京:中華書局,1958

R

《人物志》 [魏]劉邵著,[涼]劉昞注,《四部備要》本
《人物志》 [魏]劉邵著,[涼]劉昞原注,王玫評注,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
《阮步兵詠懷詩注》[魏]阮籍著,黃節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
《阮籍集校注》 [魏]阮籍著,陳伯君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

S

《三國志》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
《三國兩晉玄佛道簡論》 許抗生著,濟南:齊魯書社,1991
《孫子十家注》 [戰國]孫武著,[魏]曹操等注,上海:上海書店,1986
《水經注校》 [北魏]酈道元著,王國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詩品注》 [南朝·梁]鐘嶸著,陳廷杰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
《詩集傳》 [宋] 朱熹集注,中華書局,1958
《十駕齋養新錄》 [清]錢大昕撰,上海:上海書店,1983
《十四朝文學史要略》 劉永濟著,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
《拾遺記》 [晉]王嘉撰,[梁]蕭綺錄,齊治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
《史記》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北京:
中華書局,標點本
《世說新語校箋》 楊勇著,臺北:宏業書局,1969
《世說新語校箋》 徐震堮撰,北京:中華書局,1984
《世說新語箋疏》 余嘉錫撰,北京:中華書局,1983 
《世說新語索引》 [日]高橋清編,《中文研究叢刊》,第6種,廣島大學文學部中國文
學研究室,1959
《世說新語辭典》 張永言主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世說新語詞典》 張萬起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世說新語〉與中古文化》 寧稼雨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世說新語〉研究》 蔣凡著,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
《士與中國文化》 余英時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說文解字注》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宋書》 [南朝·梁]沈約撰,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

T

《太平御覽》 [宋]李昉等輯,北京:中華書局,1960
《太平廣記》 [宋]李昉等編,北京:中華書局,1961
《陶淵明集校箋》 [晉]陶淵明著,龔斌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湯用彤學術論文集》 湯用彤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唐前志怪小說史》 李劍國著,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

W

《王弼集校釋》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古今事物考》 王三聘輯,《國學基本叢書》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文心雕龍注釋》 [南朝·梁]劉勰著,周振甫注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緯略》 [宋]高似孫撰,《叢書集成初編》本,第308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魏晉思想論》 劉大杰著,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9 
《魏晉清談思想初論》 賀昌群著,《新世紀萬有文庫》本,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魏晉風度-中古文人生活行為的文化意蘊》 寧稼雨著,北京:東方出版社,1992
《魏晉六朝文學與玄學思想》 袁峰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臺
北:文津出版社,1998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 唐長孺著,上海:三聯書店,1955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 唐長孺著,上海:三聯書店,1959
《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 唐長孺著,北京:中華書局,1983
《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 羅宗強著,北京:中華書局,1996
《魏晉玄學和文學》 孔繁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魏晉三大思想論稿》 田文棠著,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
《魏晉玄學史》 許抗生等著,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魏晉清談》 唐異明著,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
《魏晉玄談》 孔繁著,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
《五朝門第》 [美]王伊同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

X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逯欽立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
《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 羅宗強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Y

《異苑》《談藪》 [南朝·宋]劉敬叔、[北齊]陽松玠撰,范寧、程毅中、程有慶校輯,
北京:中華書局,1996
《藝文類聚》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北京:中華書局,1965
《藝術哲學》 [法]丹納著,傅雷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顏氏家訓集解》 [北齊]顏之推著,王利器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余嘉錫文史論集》 余嘉錫著,長沙:岳麓書社,1997
《幽明錄》 [南朝·宋]劉義慶撰,鄭晚晴輯注,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

Z

《戰國策》 [漢]劉向集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章太炎全集》 章太炎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昭明文選》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清胡克家刻本,北京:中華書局,1977
《正始玄學》 王葆玹著,濟南:齊魯書社,1987
《正倉院考古記》 傅蕓子著,《新世紀萬有文庫》本,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中國文化史》 柳詒徵著,南京:鐘山書局,1935
《中國文化的清流》 王曉毅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中國哲學史新編》 馮友蘭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中國哲學通論》 范壽康,北京:三聯書店,1983
《中國哲學簡史》 馮友蘭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中國思想通史》(第三卷《魏晉南北朝思想》) 侯外廬、杜國庠、趙紀彬、邱漢生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中古文學理論范疇》 詹福瑞著,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7
《仲長統論》 [漢]仲長統著,《叢書集成初編》本,第594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周易正義》 [魏]王弼、[晉]韓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
疏》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
《周易大傳新注》 徐志銳著,濟南:齊魯書社,1988
《注維摩詰所說經》 [后秦]僧肇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莊子今注今譯》 莊子著, 陳鼓應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資治通鑒》 [宋]司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華書局,1956


參考文目
(按文名音序排列)

C

《崇有之學與向郭學說》 湯用彤,《燕園論學集》,頁1~2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從莊子到郭象的歷史之必然-試析魏晉玄學中的莊子思想》 周勤,上海:《華東師大學報》,1981年第4期,頁50~52
《從<人物志>看魏晉玄學的形成》 王曉毅,上海:《學術月刊》,1986年第10期,頁52~56
《從名實之爭到本末有無之辨-魏晉玄學淵流初探》 丁懷軫,丁懷超,長春:《社會科學戰線》,1987年第4期,頁63~70
《從<世說新語>看清談》 孔繁,濟南:《文史哲》,1981年第6期,頁45~52
《從<世說新語>看清談家的言語修養》 周舸岷,杭州:《浙江師范學院學報》,1983年第4期,頁49~56
《從<世說新語>看名僧和名士相交游》 孔繁,北京:《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4期,頁15~24






版權所有 蘇航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制作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乐平市| 潢川县| 南投市| 时尚| 延津县| 马鞍山市| 金秀| 和龙市| 巴青县| 沂源县| 亚东县| 乐业县| 滦平县| 宁乡县| 临漳县| 菏泽市| 班玛县| 驻马店市| 西安市| 屯门区| 乐清市| 英超| 石嘴山市| 蒲城县| 彩票| 新丰县| 隆尧县| 麻城市| 噶尔县| 虎林市| 德昌县| 鄂尔多斯市| 乐昌市| 长寿区| 商都县| 亳州市| 彭泽县| 蓬莱市| 西青区| 武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