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www.ffhyjd.com
國學網站--當代學人--龍泉明

龍 泉 明

      教授,博士生導師,1951年8月生,四川武勝人。1988年和1994年分別畢業于武漢大學中文系并獲得文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88年執教于武漢大學中文系,任講師,1993年被破格晉升為教授,1995年被批準為博士導師。現為武漢大學 人文學院副院長兼中文系主任。1996年6月在德國特立爾大學短期講學,F擔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聞一多學會理事、湖北省魯迅學會秘書長等。

  龍泉明自80年代初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以來,其主要學術成果集中于對中國現代作家的文化心理進行綜合性研究,對中國現代作家的審美意識進行多角度的探討,對中國新詩的流變規律進行系統的論析,對20世紀中外文學的相互關系進行總體的深入考察。其主要著作有:《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合點上――中國現代作家文化心理分析》(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中國現代作家審美意識論》(武漢出版社1993年)、《中國現代文學歷史比較分析》(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中國新詩流變論》(人民文學出版1999年)等。先后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學術月刊》等30多種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20多篇,其中大多數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高校學報文摘》等刊物轉載或摘登,其代表性論文有:《抗戰詩歌理論發展述評》(《文學評論叢刊》第26期)、《七月詩派與九葉詩人: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上》(《文學評論》1988.1)、《郭沫若與聞一多:在自由地追求中實現藝術秩序的新整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9.2)、《經驗與性的涵化整合模式》(《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1.2)、《胡風的詩歌美學思想概說》(《江漢論壇》1993.6月)《中國新詩第二次整合的界碑》(《中國社會科學》1996.5)、《中國20年代詩壇主體趨向略論》(《學術月刊》1996.7)、《中國新詩第一個偉大的綜合者》(《社會科學輯刊》1996.4)、《"密云期"新詩人新說》(《武漢大學學報》1995.5)、《"五四"白話新詩的"非詩化"傾向與歷史局限》(《文學評論》1995.2)、《中國新詩流度略論》(《新華文摘》1995.5)、《二十年代象征主義詩歌論》(《文學評論》1996.1)、《詩與哲理的遇合》(《文藝研究》1997.2)、《論四十年代詩歌的歷史發展》(《文學評論》1997.2)、《艾青四十年代詩歌創作論》(《文學評論》1998.5)、《現代性與現代主義》(《文藝研究》1998.1)、《幸與不幸:40年代新詩概論》(《江漢論壇》1998.8)、《中國新詩對傳統的承傳與變異》(《文藝研究》1999.1)、《中國新詩成就估價》(《江漢論壇》1999.2)、《四十年代"新生代"詩歌綜論》(《中國社會科學》2000.1)、《我看"后新詩潮"》(《文學評論》2001.3)等。目前,承擔的主要課題有:國家"九五"規劃重點項目《中國20世紀文學與外國文學的相互關系研究》(1996)、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近百年中國新詩流派史》(1998)等。

  龍泉明曾多次獲得國內外學術成果獎,如《中國抗戰詩歌整體研究》(論文)獲美國王安漢學獎(1989);《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合點上-中國現代作家文化心理分析》(著作)獲湖北省政府首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5)、國家教育部第二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1998);《中國新詩第二次整合的界碑》(論文)獲武漢市人民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8)《中國40年代新詩研究》(系列論文)獲湖北省政府第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0)等。1996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帖,1997被批準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8年獲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獎。


電話:027-87684407(H),87682672(O)
E-mail:qmlong@whu.edu.cn
傳真:027-87653407

 

   

{}
0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web@guoxue.com web@guoxue.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饶县| 赤峰市| 贺兰县| 集安市| 武安市| 内江市| 霍山县| 客服| 丰台区| 阳西县| 腾冲县| 维西| 鄂伦春自治旗| 平舆县| 定兴县| 绵阳市| 永州市| 凤山县| 农安县| 马山县| 文山县| 壶关县| 扎兰屯市| 铅山县| 灵寿县| 天气| 涡阳县| 公主岭市| 句容市| 阳山县| 吴忠市| 凌源市| 丹江口市| 云和县| 宜宾县| 法库县| 科技| 宣城市| 崇礼县| 庆安县| 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