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忌,字仲平,浙江省奉化市人。生於1931年。抗戰勝利后隨家移居上海,入復興中學求讀至1948年,因病輟學。
1950年始從盧冀野先生學曲,時先生家居南京,但時到上海,每至,我即去請益。先生教我先熟讀元人散曲,進而研討元人百種。惜不及一年先生溘然于南京病逝(1951年4月)。1952年冬,開始向京劇界學者、老票友蘇少卿先生學皮黃,習老生。因體弱,不能引吭高歌而罷。嘗借蘇先生所藏《元曲大觀》《中原音韻》等書,讀之甚感興趣,于是即留心于元曲,希日有所進。
1953年由父執介紹入趙景深老師之門,在趙師督教下,努力學業,開拓視野,決心以古代戲曲,小說為研習對象,望有樹立。承趙師厚愛,忝為他的著作助手,并介紹我去張允和(二姐)家向張傳芳老師學昆曲。(傳芳老師在二姐家有固定拍期,在趙師家亦有,因二姐家與我家為近鄰,故更方便。)從此開始,我真正踏上了昆曲藝術從案頭到場上的道路。到1954年上海戲校“昆大班”開辦時,我通過傳芳老師的關系,也并向朱傳茗、華傳浩、鄭傳鑒等“傳”字輩討教了。日常出入於戲校。浙江國風蘇昆劇團來滬公演時,幾乎是場場必到。
在上海期間看戲多為京、昆,外地來滬演出各劇,在趙師影響下,亦有涉獵。1956年秋去廣州中山大學工作,受教于王季思、董每戡,多接觸廣東地方戲曲。1957年4月去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任編輯后,因出版社隸屬于中國劇協,坐得觀摩之便,而該期間正值戲曲興旺階段,各地劇團均以進京演出為榮,因此,除繼續以京、昆為研究對象外,對各地劇種的觀賞又大開眼界。在京工作期間,參加俞平伯先生領導的"北京昆曲研究社"活動頻頻,向曲界前輩討教,得益甚多。三年困難之后,直至1978年底轉調到江蘇省昆劇院,方重理舊業,而年屆半百,決心將大半精力放置在古代戲曲歷史的探討上。
1984-1985年度,作為訪問學者去美國耶魯大學講學一年,除在耶魯大學講中國戲曲課外,還在普林斯敦大學、夏威夷大學授課,介紹中國的地方戲劇(曲)。即自1985年起,先后多次參加國際戲劇研討會議,直至1999年9月在廣州、東莞舉辦的“世紀之交中國古代戲曲與古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會上發言及提供論文,均具有一定的影響。
在南京忽忽又過二十多年,自覺所得甚微,謹將歷年編著成書出版者羅列如下:
《明清傳奇》 1956年 趙景深、胡 忌
《明清傳奇選》 1957年 趙景深、胡 忌
《宋金雜劇考》 1957年 胡 忌
《古代戲曲選注》 1959-1962年 胡 忌
《元代戲曲選注》 1974年(上、下) 胡 忌
又一種 1983年 胡 忌
《昆劇發展史》 1989年 胡 忌、劉致中
——此書得1990年度“中國圖書獎”二等獎。
《鄭傳鑒及其表演藝術》1995年 胡 忌主編
《戲史辨》 2001年(開始笫一輯) 胡 忌主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