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備覽 |
經部(11種)
《大學》
《中庸》
《論語》 春秋·孔丘
《孟子》 戰國·孟軻
《詩經》
《尚書》
《儀禮》
《周易》
《春秋左傳》 春秋·左丘明
《爾雅》
《孝經》
史部(11種)
《山海經》
《穆天子傳》
《國語》 春秋·左丘明
《戰國策》 西漢·劉向
《史記》 西漢·司馬遷
《水經注》 北魏·酈道元
《洛陽伽藍記》 北魏·楊衒之
《貞觀政要》 唐·吳兢
《史通》 唐·劉知己
《文史通義》 清·章學誠
《書目答問》 清·張之洞
子部(40種)
《老子》 春秋·李耳
《莊子》 戰國·莊周
《公孫龍子》 戰國·公孫龍
《韓非子》 戰國·韓非
《淮南子》 西漢·劉安
《列子》 戰國·列御寇
《墨子》 戰國·墨翟
《荀子》 戰國·荀況
《孫子兵法》 春秋·孫武
《呂氏春秋》 戰國·呂不韋
《尹文子》 戰國·尹文
《新書》 西漢·賈誼
《法言》 西漢·揚雄
《鬼谷子》 戰國·鬼谷子
《顏氏家訓》 南朝·顏之推
《素問》 舊題黃帝
《九章算術》
《近思錄》 南宋·朱熹、呂祖謙 |
《陰符經》
《周易參同契》 東漢·魏伯陽
《黃庭內景經》
《黃庭外景經》
《太上感應篇》
《金剛經》 后秦·鳩摩羅什譯
《四十二章經》 東漢·迦葉摩騰譯
《心經》 唐·玄奘譯
《六祖壇經》 唐·慧能
《茶經》 唐·陸羽
《樂府雜錄》 唐·段安節
《洛陽牡丹記》 北宋·歐陽修
《棋經十三篇》 北宋·張擬
《林泉高致》 北宋·郭熙
《搜神記》 東晉·干寶
《世說新語》 南朝宋·劉義慶
《游仙窟》 唐·張鷟
《西游記》 明·吳承恩
《水滸傳》 明·施耐庵
《三國演義》 明·羅貫中
《紅樓夢》 清·曹雪芹
《聊齋志異》 清·蒲松齡
集部(13種)
《楚辭》 戰國·屈原等
《六朝文絜》 清·許梿
《唐詩三百首》 清·孫洙
《絕妙好詞》 南宋·周密
《古文觀止》 清·吳楚材、吳調侯
《文心雕龍》 南朝梁·劉勰
《詩品》 南朝梁·鐘嶸
《二十四詩品》 唐·司空圖
《六一詩話》 北宋·歐陽修
《人間詞話》 清·王國維
《西廂記》 元·王實甫
《竇娥冤》 元·關漢卿
《牡丹亭》 明·湯顯祖
蒙學(6種)
《三字經》 南宋·王應麟
《百家姓》
《千字文》 南朝梁·周興嗣
《千家詩》 南宋·劉克莊
《增廣賢文》 清·車萬育
《聲律啟蒙》 清·車萬育 |
兵學備覽 |
《孫子兵法》 戰國·孫武
《吳子》 戰國·吳起
《司馬法》 戰國·司馬穰苴
《孫臏兵法》 戰國·孫臏
《尉繚子》 戰國·尉繚子
《六韜》 舊題周·姜尚
《陰符經》
《風后握奇經》
《鬼谷子》 戰國·鬼谷子
《黃石公三略》 黃石公
《鹖冠子》
《戰略》 晉·司馬彪
《素書》 舊題漢·張良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唐·李靖 |
《衛公兵法輯本》
《神機制敵太白陰經》 唐·李筌
《武經總要》 宋·曾公亮、丁度等
《武經總要后集》 宋·曾公亮、丁度等
《虎鈐經》 宋·許洞
《歷代兵制》 宋·陳傅良
《守城錄》 宋·陳規、湯璹
《翠微先生北征錄》 宋·華岳
《兵{四畾}》 明·尹賓商
《紀效新書》 明·戚繼光
《練兵實紀》 明·戚繼光
《兵經》 清·揭暄
《三十六計》
《曾胡治兵語錄》 清·曾國藩、胡林翼 |
蒙學備覽 |
《十七史蒙求》 宋·王令
《了凡訓子書》 明·袁黃
《三字鑒》 清·張宜明
《女小兒語》 明·呂得勝
《千家詩》 宋·劉克莊
《千金裘》 清·蔣義彬
《小兒語》 明·呂得勝
《小學》 宋·朱熹
《小學詩禮》 宋·陳淳
《小學韻語》 清·羅澤南
《鄉塾正誤》 清·李江
《五字鑒》 明·李廷機
《歷代蒙求》 元·陳櫟
《父師善誘法》 清·唐彪
《示兒長語》 清·潘德輿
《節韻幼儀》 清·汪志伊
《節增三字經》 清·周保璋
《龍文鞭影》 明·蕭良有
《四字經》 唐·釋德行
《史鑒節要便讀》 清·鮑東里
《訓蒙駢句》 明·司守謙
《訓蒙詩百首》 宋·朱熹
《幼學歌》 清·王用臣
《幼學瓊林》 明·程登吉
《幼學求源》 明·程登吉
《幼學分年課程》 陳惟彥
《幼儀雜箴》 明·方孝孺
《老學究語》 清·李惺
《百家姓考略》 清·王相箋注
《好人歌》 明·呂坤
《問青園課程》 清·王晉之
《朱子論定程董學則》 宋·程端蒙
《傳家寶》 清·石成金
《名賢集》
《名物蒙求》 宋·方逢辰
《夙興夜寐箴》
《聲律啟蒙》 清·車萬育
《陸桴亭論小學》 清·陸世儀 |
《宏遠謨齋家塾程課條錄》
《弟子規》 清·李毓秀
《初學晬盤》 清·鄔仁卿
《社學要略》 明·呂坤
《純正蒙求》 元·胡炳文
《范氏心箴》 宋·范浚
《性理字訓》 宋·程端蒙
《金璧故事》 元·佚名
《經學啟蒙》 宋·陳淳
《閨訓千字文》 清·佚名
《急就篇》 漢·史游
《養蒙金鑒》 清·林之望
《家常語》 清·管淓
《洞學十戒》 明·高賁亨
《神童詩》 宋·汪洙
《諸儒論小學》 清·陳弘謀
《教童子法》 清·王筠
《教子齋規》 宋·真德秀
《笠翁對韻》 明·李漁
《續小兒語》 明·呂坤
《敬齋箴》 宋·朱熹
《提綱釋義》 清·佚名
《程子四箴》 宋·程頤
《童歌養正》 清·彭繼先
《童蒙須知》 宋·朱熹
《童蒙須知韻語》 清·萬斛泉
《童蒙訓》 宋·呂本中
《童蒙養正詩選》 清·澤齋老人
《童子禮》 明·屠羲時
《蒙求》 唐·李翰
《蒙訓》 清·劉沅
《蒙養詩教》 清·胡淵
《鑒略妥注》 明·李廷機
《算學啟蒙總括》 元·朱世杰
《韻史》 清·許遯翁
《韻史補》 清·朱玉岑
《霍渭厓家訓》 明·霍韜 |
書法備覽 |
書法論著(甘中流選編,23種)
《法書要錄》 唐·張彥遠輯
《筆髓論》 唐·虞世南
《海岳名言》 宋·米芾
《法書考》 元·盛熙明
《學古編》 元·吾丘衍
《衍極》 元·鄭枃著 劉有定注
《翰林要訣》 元·陳繹曾
《書法三昧》 元·佚名
《寶章待訪錄》 宋·米芾
《法書通釋》 明·張紳
《書品》 明·楊慎
《墨池瑣錄》 明·楊慎
《童學書程》 明·豐坊
《書訣》 明·豐坊
《書法雅言》 明·項穆
《四友齋書論》 明·何良俊
《大書長語》 明·費瀛
《寒山帚談》 明·趙宧光
《書法綸貫》 明·宋嗇
《書法離鉤》 明·潘之淙
《書指》 明·湯臨初
《藝舟雙楫》 清·包世臣
《廣藝舟雙楫》 清·康有為
碑帖釋文(甘中流釋文,16種)
《大盂鼎》 周
《袁安碑》 漢
《禮器碑》 漢
《曹全碑》 漢
《蘭亭序》 晉·王羲之
《張玄墓志》 南北朝
《董美人墓志》 隋
《真草千字文》 隋·智永
《九成宮醴泉銘》 唐·歐陽詢
《集王羲之書圣教序》 唐·懷素
《書譜》 唐·孫過庭
《多寶塔碑》 唐·顏真卿
《自敘帖》 唐·懷素
《蜀素帖》 宋·米芾
《梁吳均與朱元思書》 清·吳熙載
《草訣百韻歌》 |
中國書法簡史(葉培貴、姜棟、安艷紅撰)
緒 言
第一章 先秦和秦代書法
第二章 漢代書法
第三章 魏晉書法
第四章 南北朝書法
第五章 隋唐五代書法
第六章 宋遼金書法
第七章 元代書法
第八章 明代書法
第九章 清代書法
書家印款(姜棟選編,100種)
楊凝式 歐陽修 蔡 襄 文 同
蘇 軾 黃庭堅 蔡 京 米 芾
蔡 卞 薛紹彭 趙 佶 米友仁
趙 構 陸 游 范成大 朱 熹
吳 琚 張孝祥 趙孟堅 趙孟頫
鮮于樞 鄧文原 管道昇 虞 集
吾丘衍 張 雨 吳 鎮 康里巎巎
楊維禎 倪 瓚 柯九思 宋 克
沈 度 解 縉 徐 霖 張 弼
沈 周 吳 寬 李東陽 祝允明
唐 寅 文徵明 王守仁 陳 淳
王 寵 詹景鳳 文 彭 王榖祥
周天球 陸師道 徐 渭 邢 侗
董其昌 陳繼儒 米萬鐘 歸昌世
張瑞圖 黃道周 王 鐸 倪元璐
傅 山 程 邃 法若真 查士標
鄭 簠 朱 耷 朱彝尊 王 澍
高鳳翰 金 農 張 照 鄭 燮
丁 敬 劉 墉 梁同書 王文治
翁方綱 桂 馥 錢 灃 鄧石如
鐵 保 伊秉綬 阮 元 陳鴻壽
包士臣 吳熙載 何紹基 楊沂孫
趙之謙 翁同龢 吳大澂 吳昌碩
沈曾植 康有為 曾 熙 齊 璜
李瑞清 梁啟超 于右任 沈尹默 |
繪畫備覽 |
古代畫論
畫品類(8種)
《古畫品錄》 南朝齊·謝赫
《續畫品》 南朝陳·姚最
《唐朝名畫錄》 唐·朱景玄
《五代名畫補遺》 宋·劉道醇
《宋朝名畫評》 宋·劉道醇
《益州名畫錄》 宋·黃休復
《德隅齋畫品》 宋·李廌
《二十四畫品》 清·黃鉞
畫史類(6種)
《歷代名畫記》 唐·張彥遠
《圖畫見聞志》 宋·郭若虛
《畫繼》 宋·鄧椿
《宣和畫譜》
《貞觀公私畫史》 唐·裴孝源
《明畫錄》 清·徐沁
畫論類(1種)
《敘畫》 宋·王微
筆法記(18種)
《林泉高致》 宋·郭熙
《繪宗十二忌》 元·饒自然
《山水純全集》 宋·韓拙
《四友齋畫論》 明·何良俊
《苦瓜和尚畫語錄》 清·石濤
《畫筌》 清·笪重光
《芥舟學畫編》 清·沈宗騫
《山靜居畫論》 清·方薰
《小山畫譜》 清·鄒一桂
《雨窗漫筆》 清·王原祁
《繪事發微》 清·唐岱
《南田畫跋》 清·惲正叔
《溪山臥游錄》 清·盛大士
《南宗抉秘》 清·華琳
《夢幻居畫學簡明》 清·鄭績
《頤園論畫》 清·松年
《讀畫閑評》 清·俞蛟
《梅花喜神譜》 宋·雪巖
中國古代繪畫簡史
第一章 史前繪畫
第二章 夏商周繪畫
第三章 秦漢繪畫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繪畫
第五章 隋唐繪畫
第六章 五代十國繪畫
第七章 宋遼金繪畫
第八章 元代繪畫
第九章 明代繪畫
第十章 清代繪畫
名畫鑒賞(70幅)
《列女仁智圖卷》 東晉·顧愷之
《洛神賦圖卷》 東晉·顧愷之
《步輦圖》 唐·閻立本
《虢國夫人游春圖》 唐·張萱
《揮扇仕女圖》 唐·周昉
《簪花仕女圖》 唐·周昉 |
《五牛圖》 唐·韓滉
《瀟湘圖》 五代·董源
《寫生珍禽圖》 五代·黃筌
《盤車圖》宋·佚名
《寒雀圖》 宋·崔白
《茂林遠岫圖》 宋·李成
《臨韋偃牧放圖》 宋·李公麟
《芙蓉錦雞圖》 宋·趙佶
《千里江山圖》 宋·王希孟
《瀟湘奇觀圖》 宋·米友仁
《豳風圖》 宋·馬和之
《采薇圖》 宋·李唐
《江山秋色圖》 宋·趙伯駒
《踏歌圖》 宋·馬遠
《松溪泛月圖》 宋·夏圭
《疏柳寒鴉圖》 宋·梁楷
《骷髏幻戲圖》 宋·李嵩
《山居圖》 宋·錢選
《秋郊飲馬圖》 元·趙孟頫
《秀石疏林圖》 元·趙孟頫
《二馬圖》 元·任仁發
《丹崖玉樹圖》 元·黃公望
《蘆花寒雁圖》 元·吳鎮
《古木幽篁圖》 元·倪瓚
《幽澗寒松圖》 元·倪瓚
《夏日山居圖》 元·王蒙
《墨竹圖》 明·王紱
《深山古寺圖》 明·戴進
《灌木集禽圖》 明·林良
《秋風紈扇圖》 明·唐寅
《高山奇樹》 明·唐寅
《臨溪幽賞圖》 明·文徵明
《送子觀音》 明·仇英
《四季花卉》 明·周之冕
《煙江疊嶂圖》 明·董其昌
《高士圖》 明·唐寅
《仙山樓閣圖軸》 清·王時敏
《魚樂圖》 清·朱耷
《細雨虬松圖》 清·原濟
《花卉》 清·惲壽平
《蒼石翠壁圖》 清·王原祁
《新燕穿柳圖》 清·華喦
《荷花小鳥圖》 清·高其佩
《墨竹》 清·鄭燮
《吹簫圖》 清·蘇六朋
《花鳥》 清·居廉
《花石團扇》 清·趙之謙
《扇面仕女》 清·任伯年
《菊石圖》 吳昌碩
《芭蕉小屋》 齊白石
《蛙聲十里出山泉》 齊白石
《水草》 齊白石
《池魚》 齊白石
《菊花》 齊白石
《鏡湖》 黃賓虹
《鐘馗》 王一亭
《暮歸》 高劍父
《虎》 張善子
《雙玉圖》 陳樹人
《山水》 鄭午昌
《群馬》 徐悲鴻
《靈鷲圖》 潘天壽
《露氣》 潘天壽
《山水》 張大千 |
唐詩備覽 |
全唐詩(900卷)
收入1966位唐代詩人5萬多首作品
詩話選(12種)
《詩品》 南朝梁·鐘嶸
《六一詩話》 宋·歐陽修
《筆札華梁》 唐·上官儀
《唐朝新定詩格》 唐·崔融
《詩髓腦》 唐·元兢
《本事詩》 唐·孟棨
《評詩格》 唐·李嶠
《詩格》 唐·王昌齡
《詩議》 唐·釋皎然
《詩式》 唐·釋皎然
《金針詩格》 唐·白居易
《文苑詩格》唐·白居易
唐詩簡史
導 言 唐詩的特質形成與發展過程
第一章 承襲期的唐代詩歌 |
第二章 自立期的唐代詩歌
第三章 高峰期的唐代詩歌
第四章 轉折期的唐代詩歌
第五章 繁盛期的唐代詩歌
第六章 衰微期的唐代詩歌
名篇鑒賞
遴選118位詩人400余篇詩作
王 績 王 勃 楊 炯 宋之問
杜審言 陳子昂 張若虛 張 旭
王 灣 王之渙 孟浩然 綦毋潛
李 頎 王昌齡 祖 詠 王 維
李 白 劉 虛 崔 顥 儲光羲
常 建 高 適 李 華 劉長卿
杜 甫 岑 參 錢 起 韓 翃
戴叔倫 王季友 司空曙 張 繼
韋應物 柳中庸 盧 綸 于良史
孟 郊 韓 愈 劉禹錫 元 稹
白居易 柳宗元 朱慶余 張 祜
李 紳 李 賀 杜 牧 趙 嘏
許 渾 溫庭筠 李商隱 杜荀鶴 |
宋詞備覽 |
全宋詞
歷代詞論(18種)
《碧雞漫志》 唐·張彥遠
《古今詞話》 宋·王灼
《樂府指迷》 宋·沈義父
《詞源》 宋·張炎
《詞旨》 元·陸輔之
《渚山堂詞話》 明·陳霆
《詞品》 明·楊慎
《西河詞話》 清·毛奇齡
《花草蒙拾》 清·王士禎
《詞綜偶評》 清·許昂霄
《張惠言論詞》 清·張惠言
《介存齋論詞雜著》 清·周濟
《樂府馀論》 清·宋翔鳳
《蓼園詞評》 清·蘇黃
《蒿庵論詞》 清·馮煦
《詞概》 清·劉熙載
《白雨齋詞話》 清·陳廷焯
《人間詞話》 王國維
宋詞簡史
前 言
第一章 晏歐詞風與令詞創作群體
第二章 柳永詞風與慢詞興盛
第三章 蘇軾詞風與蘇門創作群體
第四章 清真詞風與大晟創作群體
第五章 南渡詞人創作群體
第六章 辛派愛國詞人
第七章 南宋風雅詞人
結束語 |
名篇鑒賞
王禹偁 錢惟演 林 逋 范仲淹
韓 縝 柳 永 張 先 晏 殊
張 昪 李 冠 宋 祁 歐陽修
王安石 王安國 晏幾道 王 觀
魏夫人 蘇 軾 舒 亶 李之儀
黃庭堅 晁端禮 朱 服 秦 觀
趙令畤 賀 鑄 仲 殊 陳師道
晁補之 張 耒 周邦彥 蘭陵王
李 廌 謝 逸 晁沖之 毛 滂
司馬槱 唐 庚 謝克家 沈 蔚
葉夢得 劉一止 汪 藻 韓 疁
萬俟詠 徐 伸 田 為 曹 組
李 玉 廖世美 呂濱老 魯逸仲
朱敦儒 陳 克 李元膺 時 彥
趙 佶 周紫芝 李 甲 李清照
呂本中 蔣興祖女 蔡 伸 王 灼
李重元 陳與義 張元干 岳 飛
張 掄 程 垓 韓元吉 朱淑真
袁去華 陸 淞 陸 游 唐 婉
蜀 妓 范成大 嚴 蕊 張孝祥
辛棄疾 陳 亮 劉 過 嚴 仁
俞國寶 張 鎡 姜 夔 章良能
易祓妻 史達祖 劉克莊 盧祖皋
潘 牥 陸 叡 蕭泰來 淮上女
吳文英 黃孝邁 潘希白 朱嗣發
文及翁 劉辰翁 周 密 文天祥
鄧 剡 汪夢斗 楊僉判 劉 塤
汪元量 王清惠 王沂孫 彭元遜
仇 遠 醴陵士人 徐君寶妻 蔣 捷
張 炎 無名氏 |
元曲備覽 |
作品編
《元曲選》 明·臧晉叔(100種)
《感天動地竇娥冤》 元·關漢卿
《破幽夢孤雁漢宮秋》 元·馬致遠
《趙氏孤兒大報仇》 元·紀君祥
《迷青瑣倩女離魂》 元·鄭德輝
《錢大尹智寵謝天香》 元·關漢卿
《杜蕊娘智賞金線池》 元·關漢卿
《望江亭中秋切鱠》 元·關漢卿
《趙盼兒風月救風塵》 元·關漢卿
《溫太真玉鏡臺》 元·關漢卿
《包待制三勘蝴蝶夢》 元·關漢卿
《包待制智斬魯齋郎》 元·關漢卿
《尉遲恭單鞭奪槊》 元·尚仲賢
《黑旋風雙獻功》 元·高文秀
《須賈大夫諕范叔》
《楚昭公疏者下船》 元·鄭庭玉
《布袋和尚忍字記》 元·鄭廷玉
《包龍圖智勘后庭花》 元·鄭庭玉
《看錢奴買冤家債主》
《崔府君斷冤家債主》
《裴少俊墻頭馬上》 元·白仁甫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元·白仁甫
《花間四友東坡夢》 元·吳昌齡
《江州司馬青衫淚》 元·馬致遠
《西華山陳摶高臥》 元·馬致遠
《呂洞賓三醉岳陽樓》 元·馬致遠
《馬丹陽三度任風子》 元·馬致遠
《半夜雷轟薦福碑》 元·馬致遠
《邯鄲道省悟黃粱夢》 元·馬致遠
《同樂院燕青博魚》 元·李文蔚
《便宜行事虎頭牌》 元·李直夫
《張天師斷風花雪月》 元·吳昌齡
《四丞相高會麗春堂》 元·王實甫
《散家財天賜老生兒》 元·武漢臣
《包待制智賺生金閣》 元·武漢臣
《救孝子賢母不認尸》 元·王仲文
《說鱄諸伍員吹簫》 元·李壽卿
《月明和尚度柳翠》
《洞庭湖柳毅傳書》 元·尚仲賢
《漢高皇濯足氣英布》
《魯大夫秋胡戲妻》 元·石君寶
《李亞仙花酒曲江池》 元·石君寶
《臨江驛瀟湘秋夜雨》 元·楊顯之
《鄭孔目風雪酷寒亭》 元·楊顯之
《陶學士醉寫風光好》 元·戴善夫
《沙門島張生煮海》 元·李好古
《薛仁貴榮歸故里》 元·張國賓
《相國寺公孫合汗衫》 元·張國賓
《河南府張鼎勘頭巾》 元·孫仲章
《呂洞賓度鐵拐李岳》 元·岳伯川
《梁山泊李逵負荊》 元·康進之
《秦脩然竹塢聽琴》 元·石子章
《張孔目智勘魔合羅》 元·孟漢卿
《包待制智賺灰闌記》 元·李行道
《謝金蓮詩酒紅梨花》 元·張壽卿
《死生交范張雞黍》 元·官大用
《㑇梅香騙翰林風月》 元·鄭德輝
《醉思鄉王粲登樓》 元·鄭德輝
《王月英元夜留鞋記》 元·曾瑞卿
《朱砂擔滴水浮漚記》
《爭報恩三虎下山》
《包待制陳州糶米》
《小尉遲將斗將認父歸》
《謝金吾詐拆清風府》
《逞風流王煥百花亭》
《羅李郎大鬧相國寺》 元·張國賓
《薩真人夜斷碧桃花》
《都孔目風雨還牢末》 元·李致遠
《馮玉蘭夜月泣江舟》
《兩軍師隔江斗智》
《李素蘭風月玉壺春》 元·武漢臣
《翠紅鄉兒女兩團圓》 元·楊文奎
《李云英風送梧桐葉》
《馬丹陽度脫劉行首》 元·楊景賢
《劉晨阮肇誤入桃源》 元·王子一
《楊氏女殺狗勸夫》
《李太白匹配金錢記》 元·喬孟記
《玉簫女兩世姻緣》 元·喬夢符
《蕭淑蘭情寄菩薩蠻》 元·賈仲名 |
《鐵拐李度金童玉女》 元·賈仲名
《呂洞賓三度城南柳》 元·谷子敬
《桃花女破法嫁周公》
《昊天塔孟良盜骨》
《龐居士誤放來生債》
《東堂老勸破家子弟》 元·秦簡夫
《陳季卿誤上竹葉舟》 元·范子安
《杜牧之詩酒揚州夢》 元·喬孟符
《荊楚臣重對玉梳記》 元·賈仲名
《宜秋山趙禮讓肥》 元·秦簡夫
《金水橋陳琳抱妝盒》
《孟德耀舉案齊眉》
《龐涓夜走馬陵道》
《隨何賺風魔蒯通》
《凍蘇秦衣錦還鄉》
《風雨像生貨郎旦》
《錦云堂暗定連環計》
《玉清庵錯送鴛鴦被》
《包龍圖智賺合同文字》
《朱太守風雪漁樵記》
《神奴兒大鬧開封府》
《玎玎珰珰盆兒鬼》
《全元散曲》 明·臧晉叔
《全諸宮調》
《西廂記諸宮調》 金·董解元
《劉知遠諸宮調》 金·無名氏
《天寶遺事諸宮調》 元·王伯成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
《小孫屠》 元·蕭德祥
《張協狀元》 佚名
《宦門子弟錯立身》 佚名
暖紅室匯刻傳奇荊劉拜殺
《荊釵記》 明·柯丹邱
《劉知遠白兔記》 明·無名氏
《拜月亭記》 元·施惠
《殺狗記》 明·徐
暖紅室匯刻傳奇琵琶記
《琵琶記》 元·高明
研究編(12種)
《錄鬼薄》 元·鐘嗣成
《錄鬼薄續編》 明·賈仲明
《青樓集》 元·夏庭芝
《中原音韻》 元·周德清
《南詞敘錄》 明·徐渭
《曲品》 明·呂天成
《遠山堂曲品》 明·祁彪佳
《曲律》 明·王驥德
《譚曲雜札》 明·凌濛初
《衡曲麈談》 明·張琦
《閑情偶寄》 清·李漁
《宋元戲曲史》 王國維
元曲簡史(汪龍麟、楊棟撰)
第一章 元代社會歷史特點與元曲的興盛
第二章 元雜劇概說
第三章 雜劇班頭關漢卿
第四章 天下奪魁《西廂記》
第五章 元雜劇的其他名作
第六章 南戲與《琵琶記》
第七章 元代散曲
名篇鑒賞(汪龍麟撰)
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
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
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
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
高 明《琵琶記》(第二十一出)
關漢卿《別情》(南呂·四塊玉)
馬致遠《秋思》(越調·天凈沙)
張養浩《潼關懷古》(中呂·山坡羊)
睢景臣《高祖還鄉》(般涉調·哨遍) |
篆刻備覽 |
一、源流篇
1.緒論
2.古代印章的濫觴期——殷商至春秋
3.古代印章的勃興期——戰國
4.古代印章的高峰期——秦漢魏晉六朝
5.古代印章的衰微期——隋唐之后
6.篆刻藝術的崛起期——宋元
7.篆刻藝術的發展期——明代
8.篆刻藝術的繁盛期——清代
二、文獻篇
1.傳記類
(1)清·周亮工《印人傳》
(2)清·汪啟淑《飛鴻堂印人傳》
2.專著類
(1)元·吾丘衍《學古編》
(2)明·沈野《印談》
(3)明·甘旸《印章集說》
(4)明·楊士修《印母》
(5)明·楊士修《周公瑾〈印說〉刪》
(6)明·徐上達《印法參同》
(7)明·潘茂弘《印章法》
(8)明·朱簡《印經》
(9)明·朱簡《印章要論》
(10)明·萬壽祺《印說》
(11)明·姜紹書《韻石齋筆談》
(12)明·方以智《印章考》
(13)清·袁三俊《篆刻十三略》
(14)清·秦爨公《印指》
(15)清·馮泌《東里子論印》
(16)清·許容《說篆》
(17)清·吳先聲《敦好堂論印》
(18)清·孫光祖《古今印制》
(19)清·徐堅《印戔說》
(19)清·陳鍊《印說》
(20)清·董洵《多野齋印說》
(21)清·桂馥《續〈三十五舉〉》
(22)清·馮承輝《印學管見》
(23)清·陳澧《摹印述》
(24)清·戴啟偉《嘯月樓印賞》
(25)清·魏钖曾《績語堂論印匯錄》
(26)清·高兆《觀石錄》
(27)清·毛奇齡《后觀石錄》
3.印譜序記類
(1)元·趙孟頫《印史》序
(2)明·《顧氏集古印譜》
(3)明·《古今印則》
(4)明·《梁千秋印雋》
(5)明·《印品》
(6)明·《金一甫印選》
(7)明·《寶印齋印式》
(8)明·《蘇氏印略》
(9)明·《承清館印譜》
(10)明·《印可》 |
(11)明·《菌閣藏印》
(12)明·《忍草堂印選》
(13)明·《印存初集》
(14)清·《賴古堂印譜》
(15)清·《葛氏印譜》
(16)清·《寶硯齋印譜》
(17)清·《謙齋印譜》
(18)清·《四香堂摹印》
(19)清·《銅鼓書堂藏印》
(20)清·《受齋印存》
(21)清·《看篆樓古銅印譜》
(22)清·《集古官印考證》
(23)清·《古蝸居印述》
(24)清·《吳讓之印存》
(25)清·《錢胡印存》
(26)清·《趙撝叔印存》
(27)清·《十鐘山房印舉》
(28)清·《晉銅鼓齋印存》
(29)《缶廬印存》
(30)《黟山人黃牧甫先生印存》
4.名家印款精選
(1)丁敬
(2)張燕昌
(3)鄧石如
(4)蔣仁
(5)黃易
(6)奚岡
(7)陳豫鐘
(8)陳鴻壽
(9)趙之琛
(10)吳熙載
(11)胡震
(12)錢松
(13)趙之謙
(14)吳昌碩
(15)黃士陵 5.論印絕句精選
(1)沈心論印絕句十二首
(2)厲鶚論印絕句十二首
(3)查岐昌論印絕句
(4)周春論印絕句
(5)陳鳣論印絕句十二首
(6)倪印元論印絕句十二首
(7)吳騫論印絕句十二首
(8)丁敬論印絕句十二首
(9)錢大昕題《續古印式》二首
(10)陳介祺題《甄古齋印譜》
(11)吳昌碩
(12)齊璜
三、薈萃篇
1.古代璽印
2.篆刻流派 |
小說備覽 |
文言小說(50種)
- 《燕丹子》 戰國·燕丹子撰 3卷 〔四庫全書〕
- 《列仙傳》 漢·劉向撰 2卷 〔說郛〕
- 《神異經》 漢·佚名撰 1卷 〔四庫全書〕
- 《漢武帝內傳》 舊題漢·班固撰 3卷 〔四庫全書〕
- 《趙飛燕外傳》 漢·伶玄撰 1卷 〔顧氏文房小說〕
- 《列異傳》 三國魏·曹丕撰 3卷 〔魯迅《古小說鉤沉》〕
- 《博物志》 晉·張華撰 10卷 〔士禮居叢書〕
- 《西京雜記》 晉·葛洪撰 6卷 〔學津討原〕
- 《神仙傳》 晉·葛洪撰 10卷 〔四庫全書〕
- 《拾遺記》 晉·王嘉撰 10卷 〔明世德堂翻宋本〕
- 《郭子》 晉·郭澄之撰 3卷 〔魯迅《古小說鉤沉》〕
- 《俗說》 南朝梁·沈約撰 1卷 〔魯迅《古小說鉤沉》〕
- 《殷蕓小說》 南朝梁·殷蕓撰 10卷 〔從書集成初編〕
- 《異苑》 南朝宋·劉敬叔撰 10卷 〔學津討原〕
- 《幽明錄》 南朝宋·劉義慶撰 1卷 〔魯迅《古小說鉤沉》〕
- 《虬髯客傳》 唐·杜光庭撰 1卷 〔唐宋傳奇集〕
- 《大唐新語》 唐·劉肅撰 13卷 〔文津閣《四庫全書》〕
- 《朝野僉載》 唐·張鷟撰 6卷 〔寶顏堂秘笈〕
- 《隋唐嘉話》 唐·劉餗撰 3卷 〔稽古堂叢刻〕
- 《長恨歌傳》 唐·陳鴻撰 1卷 〔唐宋傳奇集〕
- 《三夢記》 唐·白行簡撰 1卷 〔香艷叢書〕
- 《明皇雜錄》 唐·鄭處誨撰 2卷 〔四庫全書〕
- 《次柳氏舊聞》 唐·李德裕撰 1卷 〔四庫全書〕
- 《開元天寶遺事》 五代後唐·王仁裕撰 4卷 〔顧氏文房小說〕
- 《甘澤謠》 唐·袁郊撰 1卷 〔學津討原〕
- 《三水小牘》 唐·皇甫枚撰 2卷 〔云自在龕叢書〕
- 《冥報記》 唐·唐臨撰 3卷 〔日本高山寺藏寫本〕
- 《稽神錄》 五代南唐·徐鉉撰 6卷 〔四庫全書〕
- 《江淮異人錄》 宋·吳淑撰 2卷 〔知不足齋叢書〕
- 《綠珠傳》 宋·樂史撰 1卷 〔琳瑯秘室叢書〕
- 《楊太真外傳》 宋·樂史撰 2卷 〔魯迅《唐宋傳奇集》〕
- 《梅妃傳》 宋·佚名撰 1卷 〔唐宋傳奇集〕
- 《王榭傳》 宋·佚名撰 1卷 〔唐宋傳奇集〕
- 《海陵三仙傳》 宋·王禹錫撰 1卷 〔叢書集成初編〕
- 《東坡志林》 宋·蘇軾撰 3卷 〔四庫全書〕
- 《續世說》 宋·孔平仲撰 2卷 〔四庫全書〕
- 《綠窗新話》 宋·皇都風月主人編 2卷 〔四庫全書〕
- 《拊掌錄》 元·元懷撰 3卷 〔涵芬樓本《說郛》〕
- 《剪燈新話》 明·瞿佑撰 4卷 〔《古今圖書集成》本〕
- 《剪燈馀話》 明·李昌祺撰 5卷 〔誦芬室刻本〕
- 《覓燈因話》 明·邵景詹 2卷 〔清同治刊本〕
- 《虞初新志》 清·張潮編 20卷 〔康熙刻本〕
- 《客窗閑話》 清·吳熾昌撰 16卷 〔筆記小說大觀〕
- 《子不語》 清·袁枚撰 24卷 〔美德堂刻本〕
- 《閱微草堂筆記》 清·紀昀撰 24卷 〔清道光十五年廣州財政司刊本〕
- 《笑林廣記》 清·游戲主人撰 12卷 〔乾隆四十六年刻本〕
- 《今世說》 清·王晫撰 8卷 〔筆記小說大觀〕
- 《醉茶志怪》 清·李慶辰撰 4卷 〔上海書局石印本〕
- 《玉梨魂》 民國·徐枕亞 30卷 〔1914年上海民權出版部排印本〕
- 《斷鴻零雁記》 清·蘇曼殊撰 1卷 〔民國二十三年再版本〕
白話小說(50種)
-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北宋·佚名撰 3卷 〔羅振玉藏本〕
- 《宣和遺事》 宋·佚名撰 2卷 〔璜川吳氏舊藏明本〕
- 《喻世明言》 明·馮夢龍輯 40回 〔涵芬樓排印本〕
- 《警世通言》 明·馮夢龍輯 40回 〔涵芬樓排印本〕
- 《醒世恒言》 明·馮夢龍輯 40回 〔衍慶堂翻刻本足本〕
- 《初刻拍案驚奇》 明·凌濛初 40回 〔日本內閣文庫藏本〕
- 《二刻拍案驚奇》 明·凌濛初 42回 〔尚友堂重刊本〕
- 《型世言》 明·陸人龍 40回 〔奎章閣本〕
- 《英烈傳》 明·佚名 80回 〔掃葉山房本〕
- 《金瓶梅詞話》 明·笑笑生 100回 〔崇禎本〕
- 《唐三藏西游釋厄傳》 明·朱鼎臣 18回 〔明刻本〕
- 《熊龍峰四種小說》 明·熊龍峰刊 4回 〔明刊本〕
- 《京本通俗小說》 7回 〔繆荃孫1915年刊印《煙畫東堂小品》本〕
- 《清平山堂話本》 明·洪楩 6卷 〔繆荃孫1915年刊印《煙畫東堂小品》本〕
- 《封神演義》 明·許仲琳 100回 〔清褚人獲序本〕
-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明·羅懋登 100回 〔明萬歷二十五年刊本〕
- 《東周列國志》 明·馮夢龍、蔡元放 108回 〔咸豐刊本〕
- 《三遂平妖傳》 明·羅貫中 20回 〔文聚堂刻本〕
- 《儒林外史》 清·吳敬梓 56回 〔臥閑草堂本〕
- 《醒世姻緣傳》 清·西周生 100回 〔同治九年刊本〕
- 《鏡花緣》 清·李汝珍 100回 〔點石齋石印本〕
- 《孽海花》 清·曾樸 35回 〔《真美善》雜志刊本〕
- 《花月痕》 清·魏秀仁 56回 〔上海書局排印本〕
- 《官場現形記》 清·李寶嘉 60回 〔1923年上海群學社刊本〕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清·吳趼人 108回 〔上海廣智書局本〕
- 《說岳全傳》 清·錢彩 80回 〔金氏余慶堂刻本〕
- 《說唐》 清·無名氏 66回 〔清刻本〕
- 《海上花列傳》 清·韓慶邦 64回 〔《海上奇書》刊本〕
- 《平山冷燕》 佚名 20回 〔順治十五年寫刻本〕
- 《九命奇冤》 清·吳趼人 36回 〔光緒三十二年上海廣智書局刊本〕
- 《老殘游記》 清·劉鶚 20回 〔神州日報館刊印本〕
- 《品花寶鑒》 清·陳森編 62回 〔道光二十九年原刻本〕
- 《綠野仙蹤》 清·李百川 100回 〔清百回抄本〕
- 《隋唐演義》 清·褚人獲 100回 〔四雪草堂本〕
- 《楊家將》 清·佚名 50回 〔光緒重修本〕
- 《俠義風月傳》 清·名教中人 18回 〔萃芳樓藏版本〕
- 《彭公案》 清·貪夢道人 100回 〔清光緒壬辰京都經國堂刻本〕
- 《兒女英雄傳》 清·文康等 72回 〔北京聚珍堂本〕
- 《于少保萃忠全傳》 40回 〔雙璧堂刻本〕
- 《續金瓶梅》 清·丁耀亢撰 12卷64回 〔本衙藏版本〕
- 《何典》 清·張南莊撰 10回 〔光緒本〕
- 《女仙外史》 清·呂熊 100回 〔清末石印本〕
- 《歧路燈》 清·李綠園 108回 〔清義堂本〕
- 《天豹圖》 清·不題撰 40回 〔豐勝書坊刊本〕
- 《廿載繁華夢》 清·黃小配撰 40回 〔大成書局石印本〕
- 《文明小史》 清·李寶嘉撰 60回 〔光緒本〕
- 《梼杌閑評》 清·不題撰人 49回 〔清石印本〕
- 《蕩寇志》 清·俞萬春 78回 〔光緒二十二年煥文書局排印本〕
- 《再生緣》 清·陳端生 40回 〔上海鴻文書局石印本〕
- 《新中國未來記》 清·梁啟超 5回 〔《飲冰室合集》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