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閣
以下十六種典籍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音員朗讀,內容完整,未作刪節(jié)。
1.《三字經》 宋·王應麟 1卷.〔重刻徐氏三種本〕
(14分鐘)中國古代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種兒童啟蒙教材。內容分為六個部分,涉及教育倫理、日用常識、基本名物、典章制度、歷史知識、勤學故事等,結構嚴謹,文字簡練,深入淺出,瑯瑯上口。
2.《百家姓》 1卷.〔重刻徐氏三種本〕
(7分鐘)中國古代有關姓氏的蒙學讀本,它共收錄姓氏四百九十八個,編成四字韻文,雖乏文理,但編排巧妙,讀來順口,便于記誦,因此流傳至今,影響極深。
3.《千字文》 南朝梁·周興嗣 1卷.〔重刻徐氏三種本〕
(12分鐘)童蒙讀物,為四言韻語,共二百五十句,涵義深刻,條理清晰,韻律妥貼,令人拍案稱奇。其內容舉凡自然、歷史、地理、人物、典章、哲學、道德、飲食、居住、稼穡、祭祀等,可謂一部袖珍小百科。
4.《聲律啟蒙》 清·車萬育 2卷.〔聶銑敏增訂整理本〕
(77分鐘)專門教導兒童對偶技巧,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全書按韻分編,內容則涵蓋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各個方面,文字典雅,意境深厚,明白曉暢,引人入勝。
5.《增廣賢文》 清·車萬育 1卷.〔清刻本〕
(37分鐘)訓誡類童蒙讀物,全書以韻文的形式,將格言排列在一起,有輯自雅句,有采自俗語,有圣哲語錄,士農工商,無一不備,大致反映了古人之人生態(tài)度和處世原則,耐人尋味,值得借鑒。
6.《弟子規(guī)》 清·李毓秀 1卷.〔西京清麓叢書本〕
(13分鐘)學童們的生活規(guī)范,依據孔子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guī)范。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guī)范。
7.《笠翁對韻》 清·李漁 2卷.〔清刻本〕
(71分鐘)仿照《聲律啟蒙》而寫,旨在做詩,是訓練兒童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以平水韻的三十個韻部為目,把常見的韻字都組織進了富有文采的對子。該書詞藻豐富、優(yōu)美,曲故眾多。
8.《蒙求》 唐·李翰 1卷.〔明萬歷刻本〕
(24分鐘)以介紹掌故和各科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兒童識字課本。全書為四言韻文,每四個字是一個主謂結構的短句,上下兩句成為對偶,各講一個掌故,總計2484字。
9.《唐詩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選編 8卷.〔四藤吟社刊本〕
(289分鐘)提要見第25頁。
10.《詩經·十五國風》 30卷.〔阮元校刻本〕
(180分鐘)提要見第24頁。
11.《論語》 春秋·孔丘 20篇.〔阮元校刻本〕
(130分鐘)提要見第12頁。
12.《老子》 春秋·李耳 1卷.〔清畢沅考異本〕
(44分鐘)提要見第12頁。
13.《孟子》 戰(zhàn)國·孟軻 14卷.〔阮元校刻本〕
(58分鐘)提要見第12頁。
14.《孫子兵法》 春秋·孫武 13篇.〔南宋十一家注孫子本〕
(56分鐘)提要見第57頁。
15.《心經》 1卷.〔上海佛學書局本〕
(3分鐘)提要見第20頁。
16.《金剛經》 后秦·鳩摩羅什譯 1卷.〔大正藏本〕
(47分鐘)提要見第21頁。
收錄了中國十大古曲,既可單獨欣賞,也可作為閱讀時的背景音樂。
1.高山流水
相傳先秦琴師伯牙于荒野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其中志在高山流水之意。鐘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2.廣陵散
以“聶政刺韓王”故事為背景,激昂悲壯,充滿戈矛殺伐之音。西晉嵇康尤擅此曲,臨刑前從容彈罷,慷慨赴死,此曲遂為絕響。
3.平沙落雁
曲調悠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xiàn)的雁鳴,描寫雁群在空際盤旋顧盼的情景。其意在借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4.梅花三弄
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此曲結構上采用循環(huán)再現(xiàn)的手法,重復整段主題三次,每次重復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稱為《三弄》。體現(xiàn)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5.十面埋伏
歷史題材的大型琵琶曲,又名《淮陽平楚》。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zhàn)爭垓下決戰(zhàn)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于烏江,劉邦取得勝利。
6.春江花月夜
原名《夕陽蕭鼓》,后取意唐詩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全曲樂音悠長,意境深遠,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猶如一幅清麗淡雅的工筆山水長卷,引人入勝。
7.漁樵問答
通過漁樵對答的形式,表現(xiàn)出對青山綠水悠然情趣的向往,和對凡塵俗世追名逐利的鄙棄。曲意深長,旋律灑脫,令人有山林隱逸之想。
8.胡笳十八拍
以“文姬歸漢”故事為背景,由十八首歌曲組成,故名十八拍。琴音中融入了胡笳的哀怨之聲,愈顯凄楚悲惋,表現(xiàn)了蔡文姬思念故鄉(xiāng)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和痛苦心情。
9.漢宮秋月
本為琵琶曲,后改編為二胡曲,表現(xiàn)了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10.陽春白雪
《陽春》和《白雪》原是春秋時期的兩首名曲,“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瑯之音。二者合而為一,表現(xiàn)冬去春來,大地復蘇,萬物欣欣向榮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暢,節(jié)奏輕松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