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414靈丹與世俗
胸中有靈丹一粒,方能點化俗情,擺脫世故。
[述論]
人的生命不能夠正常運轉的時候,就是出了毛病。毛病是多方面的,任何地方都可能成
為病灶。而要讓生命這架機器正常運轉,也就必須要對那些出毛病的地方進行調整,這就是
針砭藥治。毛病尚淺在肌膚的,還可以救藥;已經病入膏肓的,只能醫治無效了。而能夠起
死回生或者妙手回春的,也只有那些靈丹妙藥,不死的仙方了。
可惜,從后羿所取而被嫦娥偷服而飛升九天的不死之藥,到秦始皇海上三山的訪求仙丹,
以及漢武帝金盤承露、餐霞服氣,到歷代帝王服食煉丹、蓄養術士等,或者那些世外高人,
僧道方士等,數千年也許數萬年奮斗不已。結果都沒有達到那個長生不老的目的,仍然無法
改變那神話的性質。
不過,無數前人的努力至少給我們證明了一點,生命跟前,仙丹失靈,妙藥無助。因為
生命有其自身的規律,決不依我們的意志而轉移,所以說再好的靈丹也只能去醫治那有限的
疾病。在身體病與心理病中,往往身病得之于心病,身病好治而心病難醫,而且心病一好而
百病俱消。
所以,我們常說,治病先治本,度人先度心。而心病還須心藥醫,解鈴還須系鈴人。這
心藥就是那靈丹一粒,就是孫悟空在朱紫國“心主夜間修藥物”所修成的烏金丹。用以治心
病,就是要首先找到他煩惱的根源,是那驚恐憂思的癥狀,然后再判斷出是因為雙鳥失群而
得的病癥。當你認識到心病從何而起的時候,疾病也就好了一半了。
每個人都有一顆昭昭靈明的心,奈何入世一深,便為種種的計較和機關所蒙蔽,有如那
璀燦的明珠蒙上了塵垢。這個時候,心里便得了病,不能夠真實地反映生活的本來面目了,
只能表現出變形扭曲的心理來。沒有了歡樂,都是些痛苦。《西游記》中的烏雞國中,孫悟
空去求太上老君,而使“金丹一粒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間生”。可見這所謂的“靈丹一粒”,
本來自于天上的虛空之中,那就是一顆虛空不昧的心靈。
掃除了心珠上的塵垢,就會露出來虛空不昧的心靈,也就可以用真心來面對并且反映自
己和世界,得到的圖像便會是真實的了。這顆真心,便足以點化那些牽掛世俗名利的情感,
擺脫掉世俗的故態,而祛除百病了。更重要的是,這顆天上得的靈丹,人人本心皆有。等我
們到了走投無路或者只有死路一條的時候,也許就會發現了。當然,與其到了那個時候才發
現而悔之晚矣,何不未雨而綢繆呢!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