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413惡業與俗情
人生莫如閑,太閑反生惡業;人生莫如清,太清反類俗情。
[述論]
誰都愿意清閑,所以清閑就成了生活的目標。就因為生活太忙碌,忙碌得失去了自己。
真的,在忙碌中,我們會忘記了自己是誰,甚至連從何處而來,而且要去做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偶爾一念轉機,我們會想起有些問題還需要心里明白,所以便寄希望于清閑的時候。
然而,我們似乎永遠也得不到清閑,總是一件事情沒有忙完,另一件事情就要開始了。
其實,有的人似乎很清閑,身子不需要去忙碌奔波,就會有飯吃衣穿。但是,他們的心里卻
一刻也沒有清閑過,會想著這樣那樣的東西和生活。那么,什么才叫做清閑呢?
說到閑,的確可以有身閑,也有心閑和分別。身閑說的是身體不忙碌,心閑則指的是心
靈中不掛事。人生能得到閑適的時光,是十分不容易的,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在為生計而忙碌
著。偶爾的閑暇對我們的身心有益,就像是那飛轉的機械也一定得有個休息的時候一樣。
但是,人又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因為他已經習慣于窮忙,所以根本就不會享受生活中
的清閑。若是生活中沒有了什么中心的任務或者確定的目標,太閑逸的日子反而很有害。因
為他們給人當奴隸已經習慣了,真正把自由交還給他們自己的時候,反而不知道該去做些什
么了。
如果我們硬要把自由交給他們,拋開那些怠惰而只想睡覺的人不說,大部分的人首先想
到的便是去吃喝玩樂,要去享受生活中的歡樂。不過,能夠享受心靈清閑之樂的人并不多,
所以大家也只能去追求那些物欲之樂。而欲壑難填,永遠也沒有一個終止的地方,所以許多
的罪惡都是從吃喝玩樂的放蕩中產生出來的。
過度地縱欲玩樂,更容易迷失掉自我的本性。驚風飄白日,人生如晨露。時光短暫,我
們何不充分地利用閑暇,擴展我們的生命含量,使它變成我們生命中最為美好的日子呢?
清可以理解為清高、清廉、清潔、清澈、清閑、清苦、清貧等,作為一種人生的態度本
來是很好的。但是,如果我們要故意矯揉造作,以標清高之態,反而就不好了。清高、清廉
等是對自已的要求,比如說要像蓮花那樣出淤泥而不染,是要修養自己的心靈中的一種品格,
而不是表現出來故意要別人的眼睛看的。
因此,過于清高了或者清貧了,也就和世俗的情態一樣了,因為我們正在追求著一種名
聲。有些人很有錢,但卻故意穿著貧窮的衣服,故意給別人顯示他的艱苦樸素的品格。反而
會適得其反,令人作嘔。而最能夠體現自己品性的,也就是最最自然的東西,而自然也正是
與自己身份相吻合的那些東西。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