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406出世與入世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則世緣易墜;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則空趣難持。
[述論]
出世與入世,江湖與魏闕,歷來都是一個相互矛盾卻又相輔相成的問題。解決不好,便
會造成終生的痛苦;解決好了,瀟灑又自在,幸福無限量。有的人在人世間的競爭中失意而
歸,便想著出世圖瀟灑;有的人嫌空門太寂寞,便希求入世而得以發展。
人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什么樣的生存方式都是正確的,只是不要給自己自尋煩惱就是
了。世間有許多的事情,很容易讓我們迷失掉自己,倘若我們沒有過體驗和智慧,只是人云
亦云隨大流,往往會迷戀一點而不能自拔。一旦我們無法掌握自己的生活方向時,我們活得
就會很苦,而且會像傀儡一樣任人宰割。
入世與出世是對立的,人們往往會從這一面走到那一面。只有將這兩個方面都體驗過了,
參透了,然后做出的選擇和判斷才是正確而能夠成功的。一個人要想入世為官,干一番事業
,實現自己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最好是先要有出世的思想和體驗。
所謂出世的思想襟懷,便是一種看透世間種種現象而不執著的智慧。能夠對身外之物包
括名利地位、富貴榮華等,不起任何貪戀愛慕的心思,就能夠真正地做到為人民服務、廉潔
奉公、忠君愛國,并且成就一番偉業。否則,心懷貪婪,執著世俗,就容易貪贓枉法,損公
肥私。不僅干不出一番事業,反而要落得個千古罵名!所以,凡是要入世做官者,最好是先
讀讀佛經,看透了世緣,不起任何執著,才能夠真正清廉!
未曾經驗感受過人間事情的人,是不容易看透人間事情本質的。常見有許多人為了理想
而出家逃世,進入空門。我們的確為其精進精神所感動,但卻又不禁為其擔心。因為他們對
人生到底是什么,還沒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所以出世很可能還要入世,而且還會做出
一些與教義格格不入的行為來。只有真正體驗過生活的繁華和熱鬧,身歷其中,備受折磨,
心生悔悟,便能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如魯智深一樣。他們看透了繁華的假象,情義的
虛幻,四大皆空,便能夠把持住這種諸法空相的境界。
可見,世間任何事情都必須有自己的體驗和實踐才行。出世與入世只不過是一種生活的
方式而已。入世卻能夠不戀世,便是心出家;更經過生活的錘煉而爐火純青,才會有真正的
覺悟。出世卻心掛名利,不僅不能有助于解脫,反而會影響道心,更墜地獄!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