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403讀書與處世
眼里無點灰塵,方可讀書千卷;胸中沒些渣滓,才能處世一番。
[述論]
到了成年,我們便有了自己的主張和看法。這本來是件好事,也就是說我們不至于讓別
人牽著自己的鼻子走了。但是,由于我們看世界的角度總是一定的,而社會生活卻是千差萬
別的,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所以從我們自己的立場上往往無法理解或者是體會到別人的生
活。這樣,如果我們非要天下人都按照我們的方式去生活,或者作者們都要依據(jù)我們的觀點
去觀察和表現(xiàn)生活,那么我們肯定會成為一個孤家寡人,生存都會成為問題!
觀察生活要用眼,而一葉往往會障目,使我們看不見泰山。即使是眼中有一點點灰塵,
也會影響到我們的視力和準(zhǔn)確性,使我們無法正確地判斷生活。讀書要用眼睛。我們?nèi)绻?br>
著先入為主的成見來看書,那就無異在我們的眼睛里放上了灰塵,或者是戴上了一副有色眼
鏡。使我們永遠(yuǎn)只能看到自己所贊成的東西,而看不到與之相反或者更高明的意見。像這樣,
看再多的書也只會加深我們的成見,而不會帶來任何益處。
一個人想要博覽群書眾籍,首先便要擦亮眼睛,虛懷若谷,不要帶任何片面的看法,便
會從那些書籍中得到營養(yǎng)和食糧。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他因為眼睛明亮,
能夠讀出書中的微妙靈氣,所以自己下起筆來也會神彩飛揚(yáng),獨有神會。否則,智慧的海洋
將會永遠(yuǎn)地干涸。
因為我們總是以我們的立場和觀點為坐標(biāo)系來進(jìn)入社會并且和人交往的,符合我們的東
西便會得到接受,不符合的自然會遭到拒絕。但現(xiàn)實是多種多樣的,決不會依我們的意志為
轉(zhuǎn)移,所以在我們和人相處的時候,難免會有些磨擦,往往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若是我們永遠(yuǎn)要用我們的標(biāo)準(zhǔn)去衡量事情,要求別人,而且把那些煩惱統(tǒng)統(tǒng)都放在了心
上,那么我們的生活就變得很不愉快了。如果我們心中清楚明白了,盡管對事情也應(yīng)該堅持
正確的主張,但是世界就是這樣,我們只能去適應(yīng)它。也就是說,我們應(yīng)該放下自己的成見,
處世的方法要圓融,做事的態(tài)度要謹(jǐn)慎,讓我們的心靈像明鏡一般清澈,任何事物也都能夠
反映得明明白白,那么我們就可以在這世界上愉快地生活與交往了。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