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343 喜傳語與好議事
喜傳語者,不可與語;好議事者,不可圖事。
[述論]
人是社會的動物,而決定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對語言的使用,所以生活中
不能沒有語言。但對語言的使用卻有多種多樣的方式,有文字的、口頭的、身體的,也有創
造的、陳舊的、平板的,更有贊揚的、誹謗的、奉迎的,還有自己說的、道聽來的、造謠出
的等等。并且它們各自都有一定的效用,所以聽話的人或者使用語言的人都應該有所警惕,
不能輕易看待。
比如說,有些喜歡傳播話語的人,或者是出于自己的某種習慣,或者是出于好奇,或者
是要消遣無聊。出發點盡管千差萬別,但卻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們都不會保守住秘密。
并且還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喜歡加油添醋,夸大其辭。也就是說,他們所提供的信息
的可靠性值得推敲。
同時,如果我們要與他們交談,或者說推心置腹,引為同道,那么他也一樣會把你所講
的事情再加油添醋地傳播給別人。也許你的話里有自己的隱私,他會說得神秘而又神秘,傳
播開來對自己不利;或者話里有對別人不利的評價,他會說你對某人恨之入骨,以至于造成
別人對自己的忌恨。與這樣的人說話對自己只有百害而無一利,如何能和這種人談心中的話
呢?
生活中還有這樣的人,他們的主意最多,對什么事情都要發表一番高論。因為他們把議
論事情、品頭評足當成了一種職業,所以喜好談論事情的目的,只是要引起人們的好評或者
青睞而已,并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而他們所談論的東西并不是他們所親自從事的東西,比
如我們大學里面教寫作的教師,談起來頭頭是道,但他們卻幾乎沒有一個大作家,也許還從
未寫過什么美妙的文章。筆者就曾經教過三年的寫作課,課本上講的全是教條,也許編教材
者本身并沒有什么實際的體驗和感受。如果我們就全部按照課本上說的去寫作,那就全完了。
所以說,那些專門喜歡議論事情的人,是絕對不能請他們來幫助我們參謀事情的。因為
他們的職業就像趙括那樣,只能紙上談兵。你要教他去指揮戰爭,肯定會失敗,而責任在我
們卻不在他!所以,聽話要聽聲,交人要交心,交不了心的就不能交,這叫做“慎交擇友”!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