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338 無鬼論與北風圖
魑魅滿前,笑著阮家無鬼論;炎囂閱世,愁披劉氏北風圖。氣奪山川,色結煙霞。
[述論]
人的類型是各式各樣的,叫做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但是,一般的人卻只顧自己的生活
怎么樣,從來不去考慮他人怎么樣,所以叫做凡夫俗子。卻還有些人就是要替他人考慮,要
憂國憂民,要有憂患意識。就仿佛一輛大車,坐車的人也是生來的福,只管坐就是了;可就
是有像屈原那樣的人,要跑前跑后地照顧,“恐皇輿之敗績,來余導夫先路”。這些人就成
了先知先覺,成了眾人的導師。
他們要把真理講給大家,讓大家明白事理,活得自在一些。但是,真理因為最殘酷,所
以人們都不愿意聽,寧可以自欺欺人,只要眼前能夠糊里糊涂地活下去!那么,這些導師并
不見得受人尊敬,也許有時還會遭到圍攻和陷害。釋迦牟尼佛祖被外道投毒而死,耶蘇被殘
無人道地釘死在十字架上,孔子也曾到處碰壁而厄于陳蔡。盡管如此,那些具有大丈夫氣慨
的人也決不會氣餒色變的!
有仙佛神靈,就有妖魔鬼怪,他們是相對立而存在的。當然,我們并不是主張有鬼神論
者,只不過我們認為鬼神佛魔都是我們內在心靈的一種外化。天堂是我們心靈中善良部分的
折射,地獄又是我們靈魂里惡劣部分的投影,所以說佛魔鬼怪都在我們的心靈之中。
同樣,世上的人只要有天理良心,也就是佛仙神靈;喪盡天良的人,也就是妖魔鬼怪了。
所以說,鬼也并不見得都有形體。有的人心懷鬼胎,疑心生暗鬼,使耍鬼花招,凈是鬼心眼!
而且若是一個人盡做些見不得人的事,就無異于是人形的鬼怪,連真鬼見了也都要自嘆不如
的。生活在鬼魅之中的人,往往感到很可怖,這說明自己心里也有鬼在。
而要想不怕鬼,首先得做到一點,那就是弄清鬼到底是什么。等我們真正知道了鬼在心
里以后,我們也就不怕鬼了。因為正氣總是多過邪氣的,否則這個世界全是鬼氣而無人氣了。
之所以還是人多,足以說明鬼還是怕見人,邪不足以勝正。阮瞻寫過一篇《無鬼論》,堅決
主張無有鬼神。有個客人與他辯論,因為說服不了他,所以自己才現出了鬼形,說明有鬼,
叫做“事實勝于雄辯”。
其實,當大家心里都光明正大的時候,無往而不是美麗人間,也自然不會有什么天堂與
地獄的區別、神仙與鬼怪的對立了。所以,當魑魅滿前的時候,就不應該恐懼,只要像阮瞻
那樣去寫他的《無鬼論》,則那些魑魅定然會原形畢露,計窮而退的。
對于那些爭名奪利、痛苦不堪的人,筆者總是要他們靜下心來想想:就在他想的這一剎
那之間,普天下五六十億的人都在干什么!忙忙碌碌,林林總總,烈日炎炎,甚囂塵上,仿
佛劉禹錫所說的:“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結果都能得到個什么呢?世界就
是這么個大,每個人又追求的是那么個多,能夠不痛苦、不煩惱嗎?
劉褒曾經畫過一幅《北風圖》,十分逼真,所以觀者都忍不住寒冷的感覺,可見畫中的
情景是非常地蕭瑟凄涼!但那些熱衷于塵世喧囂的人卻照樣為欲望而奔走,為什么不去看看
這幅《北風圖》呢?或許能夠澆滅自己心頭的烈焰,洗滌一下塵垢和污染,讓自己得到一些
清涼。
凡夫俗子就是死不悔改,任你怎么大聲疾呼,他們就是不動于衷。所以,先哲們不能不
替他們發愁,觀音菩薩也不能不世世下地獄去拯救眾生!但是,只要你心地無私,任他魑魅
現前而決不恐懼,正氣可以奪取山河大地,不動不移;由他塵世污濁喧囂,我自清雅高邁,
正直的氣色已經結入了煙霞之中!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