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331 老衲與騷人
斜陽樹下,閑隨老衲清譚;深雪堂中,戲與騷人白戰(zhàn)。
[述論]
人生最大的悲劇就在于人們不得清閑,總在忙忙碌碌地追逐著名利地位、聲色犬馬等身
外之物。我們赤條條地來到人間,卻也是赤條條地離開人間,叫做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所以,
我們?nèi)松兴非蟮囊磺杏行蔚臇|西,都是帶不來也帶不走的。但是,大多數(shù)人卻都把自己
的全部精力投擲在那永不休止的物欲追逐之中,如果一個禪師突然當(dāng)頭棒喝一下:“你到底
在尋找什么?”也許大多數(shù)人都會發(fā)愣的。即使回答了出來,在禪師的境界和人生的體驗中,
那真是微不足道的。
禪師參禪明理,就是要參透人生的本來面目,尋找到一條擺脫煩惱的最佳途徑。黃河之
水混濁難辨,但是只要能夠靜止下來,就會澄澈見底。同樣,忙忙碌碌的人們?nèi)绻軌蜢o止
下來,便能夠發(fā)現(xiàn)許多被自己忽視了的珍貴東西,那也許才是人生的真正意義所在。過去,
那些參透了人生的高僧大德,的確很有境界,超然自在,無有掛礙。能與他們進(jìn)行交談,完
全超越了物欲和世俗的羈絆,只剩下了清閑和瀟灑,那的確是一種超然泠然的境界和情趣。
這時,青山黃昏,斜陽草樹,沒有了留戀與執(zhí)著,便不悟而悟了。《西游記》中唐僧說
道:“人身難得,中土難生,佛法難聞。”又有一首詩說: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身!
覺悟之后,的確有著不可言傳的妙樂,大家不妨一試。
詩人是人類中的精靈,又是自然宇宙神秘的代表,所以充滿了靈秀和誘惑。能作為一個
詩人,那是非常幸運而可喜的。但是,詩言志,歌永言,詩人除了對生活有了理解和情趣之
外,也同樣是可悲的。因為,他比一般的人更能體會到生命的悲劇性與無可奈何。屈原曾經(jīng)
悲憤地問天而牢騷,杜甫還一飯未嘗忘君恩,而要“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
他們要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史詩般的功用,所以把心靈與筆墨都聚集在了對現(xiàn)實的關(guān)心和
反映上。但是,除了在千古之后得到那些真正關(guān)心社會人生的同志的共鳴外,還會有什么效
果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歷代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都關(guān)心自己本身的利益,又有誰
人會關(guān)心百姓的疾苦呢!
白戰(zhàn)是詩人之間的一種游戲之作,就是進(jìn)行徒手戰(zhàn)斗,主要是專以功力見長,以非常艱
險的韻腳來比賽斗勝,看誰能夠達(dá)到最佳的境界。又叫做“禁體詩”,比如歐陽修在穎州做
太守時,與詩客會飲而賦白雪,卻禁止使用梨、梅、鵝、鶴、練、絮等字。而能夠進(jìn)行白戰(zhàn)
的詩人,至少說明一點,那就是說他們的心情很好,能夠很優(yōu)閑的進(jìn)行游戲。在那深雪中的
大堂上,詩人墨客進(jìn)行白戰(zhàn),歌詠白雪,那境界真是非常的清雅和閑淡,讓人傾心。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