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323 舌齒與戶樞
舌存常見齒亡,剛強終不勝柔弱;戶朽未聞樞蠹,偏執豈及乎圓融。
[述論]
《老子》說過:人類初生的時候是很柔軟脆弱的,等到臨死的時候卻很堅硬剛強;一切物質和花草樹木初生的時候都是很柔軟脆弱的,等到臨死的時候也都變成了干枯朽槁的樣子。由此可知,堅剛強硬的東西,都是死亡的一類;柔軟脆弱的物質,都是生存的一類。這一段話說明了柔弱當中存在著生存的趨向,剛強之中包含著死亡的意趣。
最好的例子就是牙齒與舌頭,牙齒極為堅剛強硬,可以咬斷鋼鐵玻璃,能夠嚼碎食物,甚至可以戰斗,所以我們常說武裝到了牙齒的敵人。然而它卻很容易遭受破壞,不是被蟲蛀了,就是被打折了,反正它比舌頭先落。所以,我們常說衰老的人是頭童齒豁。舌頭雖然柔軟,不能咬動東西,但卻不容易受到傷害,因為外面受到了牙齒和夾輔的保護,遇到攻擊自己卻能伸縮自如。
舌常存而不壞,齒早落而難保。遇事不在于逞強斗狠,而在于最終的勝利。石頭與水的關系也是一樣的。石頭肯定硬于水,所以要去做建筑的基礎。盡自己堅硬的職責,或者被鐵器所砸壞,要么被同類所打碎;即使是在與流水的較量中,滴水也可以穿透石頭。流水沒有固定的形體,一切都隨著容器而變化,能夠做到隨方就圓,但卻依然是水。容器盡管一時固定住了它,但卻不能永遠限制它,誰也別想真正主宰它。由此可知,柔弱能夠克制剛強,因此老子會極力主張"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
門戶與樞紐的關系也是如此。常見門扇早已腐朽了,那個樞紐卻安然無恙。門之所以容易損壞,在于經常不活動;而樞紐之所以不會受蟲蠹,在于經常活動。因為不活動,蠹蟲才會有機會攻擊;因為經常運動,蠹蟲才無法侵蝕。樞紐因為圓滑,所以八面玲瓏,受力面積均勻,不會損壞任何一處;門因為方直,所以兩面都會被風雨浸蝕和腐朽,遭到蛀蟲的攻擊。門先朽而樞無恙的道理,就在于偏執與圓融的差別。
把這個道理用來比喻人生,也是會有很大啟發的。那些行事剛強而且偏執的人,遇到事情便要逞能,要充當男子漢,要頂天立地,要一意孤行,要用自己的勇力去解決問題,所以常常會受到群眾的反對而傷害自己;而那些柔弱而圓滑的人,遇到事情便會謙讓,自己便不會承擔什么責任,反而會用智慧和小心來對待現實。不僅不會受到傷害,反而能夠得到大家的幫助而度過難關。所以說,柔弱常存而剛強早亡,圓融得人而偏執害己。當然,我們不是提倡大家去做老好人,而是說,人是有頭腦的動物,就應該使用自己的頭腦,而不是像動物那樣純粹地憑借勇力和義氣!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