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306日月與風雷
圣賢不白之衷,托之日月;天地不平之氣,托之風雷。
[述論]
天人相感動,人本來就是自然中的一分子,所以與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著一定的聯系和
接觸。人間的圣人賢哲所代表的就是宇宙的精華,所以與給人間帶來了光明與溫暖的太陽和
月亮相感通。日月亙古以來不曾改變,總是無私地給予人間以陽光與清白。圣賢的心境也是
如此,他們一生為之奮斗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們都能夠棄暗而投明,脫離愚昧與無知,得到歡
喜與幸福。然而,當人們久處暗中的時候,突然有人給他面前投下一顆光芒四射的明珠,他
不僅不會感到幸福,反而會拒絕接受的。原因是他們已經適應了黑暗和痛苦,似乎離開了黑
暗和痛苦他們就不會生存了的一樣。所以,教人學好向善是件很難的事情,因為他們那麻木
陰暗的心理必須通過最大的努力使之茅塞頓開才行,而這項工作是最艱難的。
不管別人怎么樣理解,圣賢們自然有他們的心理追求,他們的度己度人就好象太陽和月
亮那樣大公無私。言語有辭匯貧窮的地方,心意有難以表述的時候,人們可以有不理解的權
力,然而要真正認識那些圣人賢哲,只要看看那天上昭昭明明的日月,千古經行不移,也就
可以有個答案了。
人間有那讓人心中不平的事,天地間也能生出不平的氣。凡是不平的東西,就會產生鳴
叫,叫做不平則鳴。路見不平,便能拔刀相助,這是為人間打抱不平的豪俠氣慨;百姓水深
火熱,志士攘臂而起,這是為天下謀太平的圣賢之氣。天地之間,高下相傾,五行之氣不平
衡,種種生氣相摩蕩,便能生出憤怒之氣,蘊聚起來便發聲威猛,就是那自然中的疾風暴雷。
人間不平之事更多,不平之氣也多,所以到處都有疾風暴雷,隨時都有革命發生。翻開歷史,
那些虐待百姓、屈抑天下的獨夫暴君沒有一個是善終的。他們為自己種下了禍根,制造出來
大量的不平之氣,不僅百姓不會擁戴他,就是天地風雷也要誅殺他,才能帶來天地間的祥和
之氣。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一陣疾風暴雷過后,天地間一場大雨,會把那喧囂和塵
雜沖刷干凈,給人間帶來一片清新和安祥。祥和過后,又是喧囂和塵雜,使人們煩惱不安。
然后,不平之氣一聚合激蕩,便又是疾風暴雷,又是一場新雨!生活就是這樣,天地宇宙也
是這樣!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