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304 公卿與乞丐
平民種德施惠,是無位之公卿;仕夫貪財好貨,乃有爵之乞丐。
[述論]
觀音菩薩的德行就是慈悲兩個字,慈是給人以快樂,悲是拔人于痛苦。因為她能夠幫助
人們擺脫痛苦,并且賜給人們以幸福,是最最無私的人,所以世世代代被人們所景仰和崇拜。
觀音菩薩沒有一個固定的形狀,她可以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富是貧,只要能夠做到予樂
拔苦的人就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所以說,人性的高貴并不在于爵位的高低,生命的價值也不
在于財富的多少。
平民百姓因為沒有受到多少銅臭味的薰染,也沒有被那些茍狗營蠅的事所異化,因而心
地善良,只知道依照人倫天理來做事。他們看到了窮人很可憐,竟然不會因為自己也窮得可
憐,而把自己僅有的一點東西讓大家來分享。這種行為完全可以與上帝和佛祖的造人濟世相
提并論,他們自己也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得到一種無限的上帝般的歡樂。一個平民的這種做法,
也就是在播種道德而施加恩惠,而這些事卻應該是那些王侯公卿們份內的,所以這些平民也
應該是王侯公卿了,只是沒有權位而已?梢,平民們并不低賤。
與平民相對的便是那些士太夫官宦們,他們之所以成為人上人,是因為大家的相信和感
戴,目的是要他們能夠為百姓做主操心。他們幫助百姓來管理各方面的生活,百姓則給他們
進貢和報酬,這都是理所應當的。但是,人類的特點便是食色性也,貪財好色便是人的特征,
所以一旦那些王侯公卿掌握了大權,便一定會為自己去謀財圖色了。他們忘記了對于百姓大
眾的承諾,只顧一己的私利,所做的都是君子不為的可恥之事。他們本來已經得到了俸祿報
酬,卻還想得到更大的財富;他們本來就有很多的古玩珍品,卻還是不擇手段地廣泛搜羅,
永遠沒有一個滿足的時候。所謂富就是能夠把多余的財物施舍給窮人,所謂貴就是能夠站在
高處拉上低處的人一把。有的人雖然腰纏萬貫、富可敵國,甚至擁有了全世界,卻拿不出一
塊石子給予窮人,這種人便是窮得只剩下錢了;有的人雖然已經青云直上,甚至已經站在了
最高處,卻仍然不肯伸一只手來拉扶一下跌倒的人,這種人便是賤得只剩下自己了。
乞丐是永遠也不會滿足的。人心如果貪婪無盡,永不知足,即便是擁有天下之富,也還
會貧如乞丐。人在自己吃飽之后很少會想到還有別人在挨餓,這便是人在富貴中缺乏同情心
的原因。人們對于聲色犬馬追逐的欲望往往是不能滿足的,因此就會像夸父逐日那樣越追越
渴。雖然是長江大海,也不能解了他的渴,所以那些富貴之人也就真正成了個有爵位的乞丐
了。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