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49 貧賤與老死
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賤不作惡,可惡是賤而無能;老不足嘆,可嘆是
老而虛生;
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無補。
「述論」
人的所有感覺都源于心理的作用,沒有心靈的感受也就不能算人了。所以,一
個人最值得重視的就是他的心理感受,而不是他所擁有的外在生存條件。生存條件
好了,并不等于他的心理感受就好;生存條件并不好,但他卻會有一種很美好的心
理感受。這都是相對的,但心理的感受卻是第一重要的,因為幸福或者痛苦都只是
一種心理感受,是無法用外在條件來限定的。
一個人值得尊敬的是他的品德和操守,而不是他外在的貧富錢財。多數的富人
都很無恥,因為“為富不仁”。他們如果講仁義,往往就發不了財。大多數的貧人
卻都有著很可寶貴的人格。他們并非不愿意發財,只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進入到那些
根深蒂固的令人墮落和無恥的網絡中,所以想無恥也無恥不來。那些貪官污吏,奸
商盜匪,流氓惡棍,雖然富貴,但卻十分卑鄙無恥。他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
用的手段是無所不用其極。
所以說,貧窮并不足以讓人感到羞恥,因為這不由自己的努力來決定。如那個
有名的圣賢顏淵,他就居住在孤村陋巷里而過著一簞食一瓢飲的生活,但并沒有感
到羞恥。而是人們都受不了他所受的苦,誰知他卻樂在其中。原因是他有追求真理
而好學上進的精神,沒有阿諛奉承而得富貴的鉆營。所以說,貧不可羞,羞在貧窮
卻還沒有志氣。
地位的低賤往往是家庭出身的緣故。有的人世襲富貴,仗勢而飛,自然先天優
越了。歷朝歷代都是這樣的,誰也改變不了。左思在他的詩中就總結了這樣的規律: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但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那些世胄躡高位
的王侯將相難道就能代代相傳嗎?“富貴之家,五世而斬”,再富貴的家族,五個
世代以后就會衰落。原因是養尊處優的生活,使那些紈绔子弟毫無生活本領。一旦
有了風吹草動,便會隨之破落滅亡。
然而,“英雄不怕出身低”,過去許多的大將甚至是開國的天子,也多數是出
身低微的。劉邦是個流氓無賴,朱元璋是個和尚,衛青還是個私生子,姜子牙是個
織草鞋的。他們的成功都說明了越是出身卑微,越是有志氣去改善現狀。當然,這
就要從充實自己的學識、培養自己的能力做起。倘若是出身低賤,卻又不肯下功夫
去學習知識,培養自己的能力,以期改變自己的現狀,也就難怪他人要永遠瞧不起
他了。所以說,低賤并不可惡,可惡的是自己沒有一點生存的能力。
年老是人生路途上的必經之處,原本不值得嘆息。但是,因為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好多想法都已經無法實現了,只能想想而已,所以經常嘆息。別看那些歡蹦亂
跳的年輕人,他們只是自己的過去,而且也終究有一天要達到自己現在的境地。所
以,在這一點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年輕也就沒有年老,沒有年老也就沒有年
輕。只要年輕的時候過好了,到了年老的時候自然不會有什么遺憾和惋惜的。
有的人活到了老,該做的都做了,想達到的理想也差不多都完成了。相反地,
有的人只因為年輕的時候浪蕩墮落,活到老年時卻是一事無成。這種人到了自己人
生的終點時,才會覺得惋惜。所以說,人千萬不要虛度自己的青春年華,到老時才
不至于痛苦。
然而,人的生命價值就在于奮斗的過程中。若是這一生過得有價值,那么死亡
對他來說也只是一種休息,是可喜的事情,并沒有什么悲哀不悲哀的。那些面對死
亡而感到悲哀的人,就因為他們生下來沒有給世界上帶來什么樂趣,到老死的時候
仍然沒有任何意義。
倘若生命過得是毫無價值,那么從死亡的終點上回過頭來看一生,那才是一種
十分可悲的事情。所以說,人不能虛度光陰,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給世界和人類帶來
一點什么,然后從中獲取報酬,得到快樂。臨死的時候,也決不會感到悲哀!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