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43 辱罵與便宜
寒山詩云:“有人來罵我,分明了了知。雖然不應(yīng)對,卻是得便宜。”此言宜
深玩味。
「述論」
人在社會生活中,不得意事常八九,就看自己怎么去對待。處理得好,就會給
自己少找些麻煩,活得自在些;處理得不好,就會自尋煩惱,艱難無比。世人是各
種各樣的,往往都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看待問題,所以難免會有隔閡矛盾。而最
難以讓人接受的就是被別人所侮辱,許多的紛爭和不快都是由此而引起的。就是蘇
軾所說的,匹夫的勇氣就在于遇到侮辱會拔劍而起,挺身而斗,往往不會考慮后果。
憤怒的結(jié)果,第一個傷害的往往是自己,比如說氣得渾身顫抖,張目決眥,怒
發(fā)沖冠,咬牙切齒,血?dú)赓S張,身心都不能夠舒坦。若是怒火中燒,難以自持,便
會操刀持械,與那侮辱自己的人決一雌雄。打不過對方,也就把自己的生命搭了上
去;殺得了對方,縱然發(fā)泄了一時的憤怒之氣,卻造成了自己的許多不便,甚至還
要償命。過后思想起來,一定會不勝悔恨的。
倘若遭到了他人的辱罵,首先要反省是什么原因。若是自己真的有錯,那就加
以改正。改正了,自己反而更加完滿了,這豈不是從辱罵中得到好處了嗎!這叫做
壞事變好事,應(yīng)該感謝那位辱罵者才對。如果自己并沒有錯,那就一定是對方錯了。
或者是出于誤會,或者是無理取鬧。這人一定很可憐,素質(zhì)不高,心理不平衡,真
值得我們的同情和可憐,自己又有什么氣好生的呢?但一般的人卻很難做得到。
寒山大師的詩很有哲理,仔細(xì)想想,的確如此。對待別人的責(zé)罵或者任何不利
于我們的言行,都有必要去思考一番。心中明明白白了,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去
對待一切。這樣以來,首先是戰(zhàn)勝了自己。能夠鎮(zhèn)定自若,不因他人的辱罵而動搖,
并且自尋煩惱。其次是戰(zhàn)勝了他人。他若是來無理取鬧,罵得口干舌燥,火氣沖天,
卻無人應(yīng)戰(zhàn)。結(jié)果是自討沒趣,氣還得他自己去受,別人還要看他的笑話。所以說,
挨人辱罵卻不怒,仔細(xì)想來得便宜。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