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36 個性與修養
多躁者必無沉潛之識,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
篤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
「述論」
人類的個體數以萬億計,但卻各是各樣,自有特色,原因就是各人都承擔著自己
一定的社會角色。盡管他們的個性千差萬別,但在進入社會交往的時候,卻必須拿
出能夠被大家所接受的與自己身份相吻合的行為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可以說就
是圣賢之人了,而儒家為之奮斗的目標就是讓天下人人可以為堯舜。不過,圣賢畢
竟是少數,所以才希望大家都去做,否則就沒有這個必要了。正是這種真實的生活,
才形成了一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局面來。
那些心地浮躁的人,心意沒有一個專注和固定的地方,自然對任何事物都無法深
入細致地進行觀察和了解。不能夠深入其中,就難以出乎其外,決不會有深沉切實
的見解,最多是淺嘗輒止。比如掘井,已經到了離水源只有一尺的距離,浮躁的人
往往還會做出這里無水的決定。從新另去開掘,結果是永遠得不到真正的水源。
而遇到事情就畏難怯苦的人,只會隨著別人的后面去走,為的是避免犯下錯誤。
人常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也許犯錯誤就是人類的生活意義!當他知道自己犯
了錯誤的時候,說明他已經意識到了正確的東西。只要能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了,就
是進步了。至于那些畏首畏尾的人,雖然不會或者少犯錯誤,但絕對只能是一個平
庸的人,也當然不會有超越眾人的見解。也許,這才是一個最大的錯誤。
人有口味,比如有的愛吃咸,有的愛吃醋。常見別處的人要嘲笑我們山西人愛吃
醋,當然這里邊是有意味的。其實,吃醋也許是件好事情,醫學也證明了吃醋多的
人會減少許多病癥。但是任何事情都是相對而言的,如果嗜欲太重了,簡直成了個
醋壇子,反倒不美了。現實生活中的事情,也如同人的口味一樣。嗜欲太重了,對
什么都要執著。臨到緊要關頭,他自己什么都不肯舍下,又怎么會為了事業或者理
想去慷慨赴義呢!自己的事業都可以背棄,又豈能在朋友或者關鍵時刻慷慨大度呢!
好在口頭上議論事情的人,他的著眼點只在如何去說上面,往往注重的是那些舌
辯的技藝,而不是如何去認真地執行。因為他所做的遠不及他所講的,怎么可能指
望他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呢?
至于那些勇力過盛的人,什么事情都喜歡用拳頭和力氣去解決,多是草莽英雄。
而文學需要的是細膩的心思,微妙的靈感,才能算是風流儒雅。但由于崇尚勇力,
心氣較粗,所以很少能夠具有那些文學雅士所具有的雅量和瀟灑。
由此可見,多躁、多畏、多欲、多言、多勇都不是一個良好的形象,應該再加以
沉潛、卓越、慷慨、篤實、文雅,才會本分得體,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