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22 念頭與鬼神
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述論」
人類的一個特點,是有內在的精神和意識,心理活動復雜。所以,人類是最難管
理的,就在于他有著十分復雜的心理和難以捉摸的情緒。那些圣賢出來,總要想方
設法來統治人們,所以便針對人類的心理特點設立了宗教鬼神等,就是《易系辭》
中說的“圣人以神道設教”。也就是說,圣人創造了神道鬼怪等,目的是為了設教,
為的是教化管理百姓。可見這鬼怪神道等,都是人類的精神生活中的主宰,并不是
現實中所真有,所以很難有人在大天白日里見鬼,除非是將死的人。那么,這鬼怪
神道等都在哪里呢?說到底就在人們的心里。
我們內心里的每一個念頭,就都是神道鬼怪等的化身,或者說所有的神道鬼怪等
都是我們心靈的外化。也就是說鬼在心里,佛在心里,神在心里。《西游記》中觀
音菩薩曾經變成妖怪凌虛子,悟空便問她說,妖怪是菩薩,還是菩薩是妖怪。觀音
菩薩則回答道:“菩薩妖精,皆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所以,孫悟空是
心猿,他的一個斤斗就是一個念頭,一個念頭就是十萬八千里,而東土離開西方卻
正好是十萬八千里。這說明心中一念善,便是西方極樂世界里的佛菩薩,心中一念
惡,便是地獄里的妖怪和厲鬼。
正由于心念與之相通,所以心懷善念的人,自然會得到吉神的呵護,這是由于自
己本心祥和的原因;而心懷惡念的人,自然與惡鬼同途,仿佛生活在地獄一般,原
因是他的心中充滿了痛苦和煩惱。任何善惡的念頭,還沒有付諸實施的時候,就已
經在心中由自己承受了。所以,心中充滿恨意的人,他的心靈已經是在地獄了;心
中充滿善意的人,由于善意所給他帶來的歡喜,就如同身在天堂一樣。
如果說,還有鬼神存在的話,那就完全生活在我們的心靈之中,所謂的吉神與厲
鬼,其實完全都在于我們自己的善與惡。鬼神不能給人帶來災禍和幸福,幸福與災
禍都由我們的心靈所自取。為善行德的人心胸舒坦,歡樂無比,本身就是自己的吉
神。為惡的人心中充滿荊棘,痛苦煩惱,本身就形同惡鬼,還會有什么惡鬼不以他
為同類來與他友好嗎?知道了這個道理,人類不就可以去役使鬼神嗎!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