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20 清福與清名
清福上帝所吝,而習忙可以銷福;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謗可以銷名。
「述論」
人們常說要享清福,可見這清福不好享,也就是說清閑安逸的日子并不好過。不
僅上天會吝嗇他的清福而很少賞賜給人,就是一般的人們也不容許那些太過清閑的
人。因為人在清閑安逸中容易變得懶散起來,逐漸會失去生命的活力,甚至會生出
悲觀的情緒,就如那個有名的懶人奧勃羅莫夫一樣。這是因為身體閑散了,種種機
制都不太靈活了。但是,他們的心靈也許還不得閑,還要追求那種種的妄想和幻覺,
以至于忘掉了生活中的真實,從而導致與現實的隔閡和毀滅。
常常看見那些一生辛苦勤勞的人,他們一旦休閑下來,卻不懂得怎樣去重新安排
消遣生活。過不了幾天,他們就會覺得與世隔絕,百無聊賴,衰老而死。這是上天
在吝惜清福呢?還是人們受不了那種無聊呢?倘若那些清閑的人們能夠利用這些難得
的空閑,做上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讀點書,寫點文章,煉煉拳腳和氣功,甚至去做
些義務的公益事業,結交的面反而廣了,又不受在崗時的限制,自由自在地生活,
到處都充滿了生命的樂趣和存在的價值,也就不至于如此了。所以說,整天有事去
做,忙忙碌碌地,反倒可以銷掉那些清福,上天也就不會嫉妒了!
槍打出頭鳥,雨淋出頭椽,這是自然的規律。所以,好名聲也是不容易維持的,
而且要維持也是件很累人的事情。太陽給人間帶來了溫暖,空氣給人類帶來了生命,
宇宙萬物給生命注入了活力,但卻并沒有去爭取什么名聲和什么報答。如果人們因
為自己的一點努力而博得了大名聲,那么上帝也會嫉妒的,因為什么恩德都大不過
太陽、空氣和宇宙萬物所賜給人類的恩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老子》所說
的:“持盈之道,損之又損。”“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钡鹊,就是說自然
的規律是平均的,多余的東西肯定會被損掉去補給那些不足的地方。有名聲的也一
定會被去掉而補給那些無名的,因為名聲本身又是一種罪過,真正有德行的人才可
以居之。
如果要想保持這種名聲,就不得不去永遠保持成名時的狀態。這是一件很難得的
事情,會很苦很累。一旦放松了這種狀態,這完美的名聲便會掃地,有時也會帶來
禍害。因此,在盛名的時候,如果能夠遭到他人的毀謗,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
為它可以提醒人們注意并且憐惜自己的羽毛。而且名聲既然已經受損,就不至于太
招風而容易遭人嫉妒,反而可以擺脫盛名的疲累,做上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
上面所說,無非是德行不夠就不要去享那清福,事業不成也就不要居那名聲。與
其讓老天來懲罰,或者是他人來毀謗,何不自己謙虛,損之又損呢!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