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19 庸愚與豪杰
寧為隨世之庸愚,勿為欺世之豪杰。
[述論]
世間的人盡管多種多樣,但大體上無非是兩類。一類是那些平平庸庸的凡人,一類是那些
大好大惡的豪杰。凡人因為見識短淺,所以不會干什么大好事或者大惡事,就是平常說的良
民而已。英雄豪杰往往在智慧聰明上高人一等,所以便有能力去行功德或者做惡事。人類的
許多事情都是那些聰明人折騰出來的,所以《老子》說過:“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
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沒有了聰明、仁義、巧利,盡管天下人都成了凡人,但生活卻會安定很多,百姓也會富強、
孝慈而沒有盜賊了。而那些圣哲們一出,就會利用百姓的平庸,去爭奪自己的利益。常見世
人死于那些欺世盜名的豪杰之手,卻沒有見到世人們曾經死于那些平庸愚蠢人的口上。
愚蠢的人才智雖然不足,但他不會給社會帶來災難;英雄的人才智盡管出眾,但如果心術
不正,專門貪圖自己一人的私利,那么他的才智無非是吃人的工具而已。才智越高,他的毀
滅性就越大,給人類帶來的災難也就更大。比如說那個希特勒,在管理國家上是有才智的,
但卻把他的才智轉化為消滅人類的武器。說得好聽點,這些人就是豪杰,不好聽了就是梟雄。
如王莽、曹操包括劉備等,都是這樣。豪杰之所以為豪杰,就在于能運用才智給眾人造福,
否則就只能稱之為梟雄和賊寇,所謂欺世盜名的豪杰便是指這一類。但不管怎樣,沒有豪杰
的社會一定是個很安定和幸福的社會。
遺憾的是,一般的人誰都不甘心做庸人和愚氓,而寧可粉身碎骨也愿意去做一個豪杰。他
們無非是為了表現自己,成就自己的名利而已,卻很少有人發下心來為眾人謀求福利的。當
然,出于這樣的目的,即使是才智再高,也難保將來不欺世盜名。反倒不如安分守己,平平
庸庸地過上一生。既然給社會添不了色,但也絕不給社會帶來麻煩,免得貽人一些口實。
真正的豪杰要吃盡苦頭,才能為人類的幸福做上一點貢獻,不能擔當其苦的也就不足以為
豪杰了。明知豪杰難為,卻能夠去甘守平庸,做那最平凡的事業,而不去欺世盜名,卻才是
真正偉大的英雄。因為很少有人甘心去做凡人,而能夠做人們做不到的事情,難道不是大丈
夫嗎!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