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明】 陳繼儒  編集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目 錄

 
     
 





 
 

 

 
     
  104 毀譽與歡厭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后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
 [述論]
人做的事情就是偽,偽字拆開來就是人為兩個字。從廣泛的角度說,只要是人干的事情就

是人為,是偽。因此,再從廣義的方面來看,偽也就是人類的文明所在。人與動物的區別,

在于人類具有有意志的行為,即可以有意識地違背動物本身的某些限制,從而實現自己的目

的。比如說食與色是所有動物的本能,人也毫不例外。但是人類可以在這食色二字上加上許

多的名堂。當然,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名堂也就越來越多,虛偽自然也越來越多,以致涉

及到人生的各個方面。所以說,一般人們的相處多的是虛偽加客套的。

  誰都知道,要讓他人當面贊美自己并不困難,如果你自己掌握著一定的權力或者金錢,就

能辦到。就如《戰國策》中那個諷勸齊王納諫的鄒忌所說的:他的妻子贊美他美貌,小妾贊

美他美貌,賓客贊美他美貌,而且超過了城北那位出名的徐公。等到真得城北那位徐公來了,

他才發現自己比徐公差得遠了,于是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妻子說他美貌是因為愛他,小妾

說他美貌是因為畏懼他,賓客說他美貌是因為有求于他。因此,只要具備能夠使人喜愛、畏

懼和乞求的條件,那么肯定會得到別人在自己面前的贊譽。但是,因為所有的人都愛聽當面

的奉承和好話,這樣才耳順;一旦耳順的時候,卻最容易上當受騙,做出一些占小便宜吃大

虧的事情。

  要別人當面贊譽并不難,而要他人在背后不批評自己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因為人

們都要耳順,所以自然不愿意聽那逆耳的話,當面接受批評的確會很難堪。第二,平常人們

相交,點個頭問個好也就了事了,即使某人有不對的地方,由于礙著個情面,或是某種利害

關系,自然很少有人愿意去觸犯別人的臉面,當面去指摘對方過錯的。實在要說,當然捧死

人是不償命的,所以便去說上一些溢美的言語。

  不過,人們的眼睛總是雪亮的,問題肯定是跑不過去的。但在背后卻就不同了,人們總要

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正是人們常說的“誰人背后不說人?誰人背后無人說!”要他人不罵、

不說自己的,除非是自己不犯錯誤,沒有可以被人評頭議足的地方,才能勉強地做到這一點。

  因此上,別人當面的贊譽并不表示著自己人生的成功,背后的贊譽才算是真正的成功。背

后的贊譽還遠遠不算是完滿美好的,因為還不能夠完全表示一個人的真正的境界和成功。只

有背后地里沒有他人的詆毀了,才說明這個人的境界已經到了圣賢的地步,更為難得。

  人們初次相識,往往會彼此拿出自己最美好的品格和才華來,所以很多人都有一見鐘情的

經歷。有時會充滿著一份好奇和新鮮的感受,因為彼此的相契融合而歡天喜地,正是那種相

見恨晚的味道。然而,很少有人思考過這個問題,因為一個人的品格和本質決不是一眼就可

以徹底看出來的,也決不是一兩次的接觸就能夠完全了解彼此的心理的。所以,這時的交情

往來對于個人來說,只不過是站在兩座冰山尖端上的互相了望而已。

  因為人們在初次見面的時候是決不會把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的,而相互見到的往往只是對

方好的一面,所以,這第一印象比起平日來就顯得完美多了。而人們所追求的往往是完美,

所以在心里會為這第一印象再次加工升華,更是美上加美。但是,疾風知勁草,日久見人心。

一旦那種新鮮感消失了,最初的親切感和頭腦中的完美感,也會因為所發現對方缺點的增加

和距離的接近而發生改變。

  事實上,最初的親近和討人喜歡經常只是一種帶有某種企圖的幻像,所以那些騙子都有一

種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的本事。當那些純情的少女和憨厚的漢子一旦著了迷,騙子的目的也

就達到了。但是一旦交往的時間久了,騙子的耐心和裝扮也就去掉了,赤裸裸的狼子野心也

就公然顯露出來,人們就會識破他的機關而有所覺悟。受害者雖然往往悔之晚矣,但那種初

次留下來的幻象也必然會遭到破滅。

  即使我們不是一個騙子,或者說我們相交的不是一個騙子,那么交往長久后的親切才是一

種真正的親切。因為那個時候整個缺點都已經被了解和接受,而且能夠以一副完整的人格來

相互交往,此時所得到的友情和歡喜才是真正的歡喜。所以說,與其讓別人跟我們一接觸就

能感到非常地歡喜,還不如使他跟我們相處長時間而沒有厭煩的感受。這一方面是要我們不

要為那種初次見面時的喜悅所迷惑,另一方面說我們也不要在初次見面時掩藏自己的本質而

只是以一個好的假面目去與人交往,這樣以來,我們才不會讓雙方都有日后的厭惡感。因為

人們的交往決不僅僅是一錘子賣買,所以,還是以一副真面孔示人為好!


 
 
 中國社會出版社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j編 李安綱 劉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版式:

 
   
   
   

  〖關閉窗口〗

  版權所有   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   聯合主辦 Copyright© 2000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勒县| 荃湾区| 黑水县| 赞皇县| 柳河县| 红原县| 耒阳市| 龙井市| 无为县| 土默特右旗| 博兴县| 和田市| 毕节市| 邯郸市| 油尖旺区| 兖州市| 邢台县| 杭州市| 镇原县| 新竹市| 交城县| 芜湖县| 上蔡县| 大城县| 无锡市| 临泉县| 台中县| 新丰县| 泰州市| 长白| 彭州市| 广水市| 东宁县| 德格县| 宿迁市| 长葛市| 微博| 达日县| 郯城县| 札达县| 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