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市恩與要譽
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要譽不如逃名之為適,矯情不如直節之為真。
[述論]
市恩就是故意賣給他人恩惠來取悅對方,說白了就是在做買賣,因此上,“市恩”的情況
大部分是懷有目的的,或者是要安撫對方,或者是指望對方給以回應報答的。當然,這和生
意買賣并沒有實質上的不同,恩中既然沒有情義,完全是赤裸裸的交易,按理說也不必要去
感恩戴德的。但是,人卻是有感情的,人待我一尺,我報人一丈,多少年來都是人們行為處
世的準則。所以無論是市恩,或者是出于誠意而施加的恩惠,總應該以回應報答為上,正是
所謂的“人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的意思。
以孫武之權位,曾經親自為他的部下兵卒吸吮腿腳上的血膿,使士兵們感激不已。而那位
士兵的母親卻哭著對自己的兒子說:“傻孩子啊!他是在叫你給他賣命啊!”但不管怎么樣
士兵們還是會為他去賣命。
現在不少人上臺掌權以前,
總是許下了許多的大愿,要為人民
辦好事,故意地施給百姓一些小恩小惠,自然也因而得到了不少的選票。可等到一旦大權在
握,他們卻不知道去報答當時百姓推選他當官的恩德,而是一味地盤剝,變本加厲地坑害百
姓。
于是,要想做一個厚道人,大青天,最好是不要故意施加一些小恩小惠,而是實實在在為
人民做一些好事來報答他們的大恩才是。所以說,市恩的不如報德的厚道。當然,最好的報
德,實際上是以美好的德行去報答,叫做以德報德,而不在于施加些什么小小的實惠而已。
人們都清楚知名度的重要性,有了名也就等于有了錢,因為名利總相關。雖然說盛名累人,
可人人卻都想獲得好名聲,并且以此為榮,原因就是名能夠帶來好處。現在的社會鼓勵人們
去爭取名聲,過去的說法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原因是酒的好本質自然會吸引來顧客。如
今變了說法,叫做“酒香也怕巷子深”,是因為你的酒再好,沒有人給你宣傳,還是不會有
顧客光臨的。更深層的原因是虛假的廣告太多了,假的蓋住了真的,三個人都說有虎,這虎
就成了真的了。虛假的廣告就是在花錢買名,買下了名,利便隨之而來,誰不愿意一試呢?
但是,名利卻不是永恒不變的東西,名揚時是利益倍增,名裂時是雞飛蛋打。記得前些時
不少的萬元戶名氣不小,結果卻被各路人馬所蠶食,反而為了保名竟欠下了一屁股的債。如
果說到個人,那名聲只不過是一種空洞的聲音而已,雖然能夠滿足某些虛榮感,帶來暫時的
利益,卻在無形中會成為一種束縛人的東西。許多知名的人士,言行舉止也是戰戰兢兢,唯
恐有損自己的光輝形象。
戴高樂自己就曾經說過:世界上有兩個戴高樂,一個是人民的,一個是自己的。這兩個戴
高樂經常處在一種矛盾之中,便會形成一種人格的分裂。所以從人生所追求的絕對自由來說,
追求名譽反而不如逃避名聲來得逍遙自在些。既免除了心理上的負擔,又能在社會上按照自
己的意愿去扎扎實實地做一些事情,當然是最大的快樂了。
人們常說,實話說著不掙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一個直字。只有正直,才能達到真誠,是
什么就是什么,不需要矯揉造作,所以不累。市恩或者是邀名,都是在違背自己的本性而做
出的行為,以便達到某一不可告人的目的。假的只是假的,是需要掩飾的。就像女人的裝飾
一樣,天生麗質,不加雕飾,自然是一種無限的風韻。可那些自知自己不美麗的人,比如那
個效顰的東施,她要去模仿別人的美麗,因為不是自己的先天所有,所以只能變成很丑,惹
人厭惡。
其實,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美麗動人的地方,就看你自己如何去發現和利用。即使是那
些并不美麗或者還有些瑕疵的人,只要心地善良,實誠待人,還是很有魅力的。做人只是要
一個真實,保有自己一已的完善人格就夠了,何必要去做上一些假像!不但把自己弄得很不
自在,時間長了,別人也就不會再信任了。常見有些人為了某些利益而重新包裝自己,簡直
與自己判若兩人。如果會永遠如此,那也不錯,可惜終有露出馬腳的那一天,必然會身敗名
裂。早知如此,那又何必當初呢!
我們所謂的“真”,就是出于自己的本性“誠”,儒教《大學》所講的就是一個“誠”字。
做人要出于誠意,才能與人進行自然的溝通,從而得到正常真實的生活和幸福。凡是不出于
誠意的表現,就是所謂的“矯揉造作”,就不是“直節”,縱然能給自己帶來暫時的利益,
最終卻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惡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