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清
】王永彬 原著
馬民書 述論
|
|
|
|
|
|
|
|
|
|
|
|
|
|
|
|
099德位與行言
人之足傳,在有德,不在有位;
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
[述論]
一個人值得為人稱道,在于他有高尚的德行,而不在于他有高貴的地位。世人所相信的,
是因為他能干出一番業績,并不是能言巧語。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讓人們傳頌和贊賞,不在于他有多高的地位和多大的權勢。有地位和
有權勢的人,易為世人所知,但未必就會讓世人尊重和頌揚。因為,深居高位或擁有權勢的
人,可能做善事,也可能惡事。做善事之善者,方為世人稱道,庸者卻常常為世人所遺忘;
做惡事之惡者,則為世人所唾棄;惡貫滿盈的有權勢者,留下的是千古罵名。
要做善者,品德為根本,德高才能望重。德可以明確人的義務和責任,也可規范人之行
為。一個具備良好品德的人,即使出身卑微,居于陋巷,他也會時時會以自己的行為去有益
于人。反之,缺德之人即使身居高位,擁有權勢和地位,他也不會給人們帶來福音,惡者還
會為自己之享樂和利益去加害于人。道德境界高尚的人,往往思想水平也比較高。這兩者之
間有許多相通之處。這一點特別是在杰出人物身上,更是可以看得出來的。
因此,“有德不在有位”,并非是說“有位便無德”。道德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
種關系中,廣泛地履行著自己的社會職能。在道德與杰出人物的交互作用中,杰出人物的道
德品質,具有更大的影響力。《晉書·簡文三子傳》云:“元顯因諷禮官下議,稱己德隆望
重。既錄百揆,內外各僚皆應盡敬。”具有較高地位和權勢的人,高尚的德行更為重要,品
德高尚,才能有很高的威望。
一個人要想讓人們相信自己的能力,關鍵在于處事有方、才華卓越,而不在于嘴上說得
如何。因為世人所相信的,是那些凡事都能實踐得很成功的人。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
種關系中,“實踐精神”的方式是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現實證明,事業有成者都是實踐的
成功者。軍事家以指導(指揮)部隊作戰的勝利而顯示軍事才能,科學家靠科學研究的成果獲
得功名,政治家以其安邦治國的宏圖大略使國家富強。世上沒有哪一項事情,是靠“吹牛”
而成功的。
然而,有那么一些人就是光說不做。說起來振振有詞,雄辯滔滔,但再仔細觀察他的行
為,則小事沒有主意,大事沒有策略。久而久之,在公眾中就失去了信任。因此,要讓別人
相信你,唯一的辦法,就是拿出成果來。因為,人們看的是你的雄厚的實力和實績,而不是
漂亮高超的說教和表白。
時下,有一種說法: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在用人上的確有這種現象,但這并不是說“你真行”。其實質是:
說用你就用你不行也用,
說不用就不用行也不用。
在這里,“用不用”與“行不行”完全是兩碼事。本來是應該用能行的人,結果是不行
的人也用了。這就更說明,位高不一定德高有位。
不過,從總體和長遠看來,不行的人總是不行的。他可以得到某一個人的賞識,但卻不
能讓世人相信,最終還是要垮臺的;能行的人總是會有作為的,也必然會得到世人的信賴支
持和傳頌。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