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清
】王永彬 原著
馬民書 述論
|
|
|
|
|
|
|
|
|
|
|
|
|
|
|
|
051行善與逞奸
行善濟人,人遂行以安全,即在我亦為快意;
逞奸謀事,事難必其穩(wěn)便,可惜他徒自壞心。
[述論]
人經(jīng)常做好事,并經(jīng)常主動去幫助別人干一些自已力所能及的事,是比較容易的。而整
天想著怎樣去算計別人,想一些害人的點子,費盡心力去干那損人利已的事,是苦澀艱難的,
而且也是得不償失的。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做好事、行善事主要在于自己,一般不會受到其它外界的羈絆。
只要經(jīng)過自己的主觀努力,并持之以恒、堅持不斷地去做,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biāo),達到自己
的理想境界。這是一種高尚而主動的行為。
而整天想著害人的點子,如何去算計別人、干那些損人利已的事,不僅這些事不好做,
更重要的是這些事一般都必須依靠他力的配合。必須在外力的相輔助之下,才有可能達到其
不可告人的目的,這是一種卑鄙且被動的行為。客觀環(huán)境是不隨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并不是
每刻都允許你去干這些事,因而害人也是一種難為之事體。
生活中人們的體會通常是:做好事、行善事,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很樂于接受的,也不
會提出什么反對的意見;而算計別人、想那些害人的點子,干一些損人利已的事,經(jīng)常讓別
人吃虧、受磨難、受挫折,人家當(dāng)然要來嚴(yán)加防范了。你想算計別人、想坑害別人,別人也
要想方設(shè)法阻止你的這種行為。
所以說,善事易為,惡事難成。更何況做好事、行善事,主動幫助別人、給別人排憂解
難,在見到那些得到自己幫助的人或者事業(yè)有成、家庭和睦,能夠安樂地過幸福的日子的時
候,這種喜悅的心情,本身也能給自己帶來莫大的安慰。因此,我們說,為善者對人對已都
有很多的好處。
反之,整日想著那些害的人點子,為達到某種目的,甚至不擇手段,損人利已,干盡喪
天害理之事,不但難以如愿,有時還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即使在一定的時間里、一定的
環(huán)境下能夠得逞,別人也會對你心存怨恨。說不到哪一天、哪一時、哪一刻,他會想盡一切
辦法來報復(fù)你。到那時,真是既害了他人又害了自己,喪失了自己的人格,給自己在人和的
道路上留下了不可彌補的損失,實是可悲可嘆。
因此,人生在世,要積極想法多為別人做一點好事,做一點善事,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
的有益的事。這樣以來,自己在別人的心目中的形象會更好一點,人格會更高大一點。同時,
也會從中塑造自己的人格,陶冶自己的情操。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