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清
】王永彬 原著
馬民書 述論
|
|
|
|
|
|
|
|
|
|
|
|
|
|
|
|
044善用財與無愧祿
財不患其不得,患財得而不能善用其財;
祿不患其不來,患祿來而不能無愧其祿。
[述論]
人不必憂慮得不到錢財,只怕得到錢財后濫用亂支;官祿、福分也是如此,不要擔憂它
不降臨,而應該擔心是否得之無愧。
人一出生,便哭天嚎地,憂慮重重,唯恐世間不容。的確,人要生存,不得不憂;從古
猿至今,人要同野獸斗爭,要同自然災害斗爭;人與人之間還要斗爭:爭吃、爭穿、爭名利、
爭地位,當然也爭優先、爭佳績、爭奉獻等。貶的也罷,褒的也罷,都有煩惱,都有憂慮。
可謂煩惱叢生,憂慮紛呈。其中,不少人憂慮的是怕得不到錢財。為“錢”而愁,為“財”
而亡,古今中外歷來不乏其人,盜竊的、搶劫的、行騙的、賣淫的、敲詐勒索的、投機倒把
的、如此等等,皆為錢財而不知寡廉鮮恥。而非正當途徑得到的錢財,愁上加愁,得之濫使。
正當途徑得到的錢財,也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善用的。一定的錢財是定數,怎樣使用
則是“活數”。用現有的錢“造”錢,則是活錢。比如說,一個工程的擴建,在同等物質的
前提下,甲方計劃周密,建筑宏偉,用戶滿意;乙方人、材、物使用失當,既造成浪費,又
沒有達到設計要求,歸根到底在于一個“濫用”上。
使用錢財,既不要花天酒地,奢靡浪費,也不要當守財奴。奢靡浪費,敗家喪身,危害
社會,錢財成為禍害;當守財奴,錢財得之而不用之,談何有用?其實,錢財若用于正途,
未嘗不是一股力量,救濟扶貧、資助失學兒童、贍養孤寡老人,造就社會財富,則有益民生,
才是真正發揮財富之妙用。
官祿、福分同錢財一樣,世人都渴望得到。然而,世人能有幾人把官當好,把福享成呢?
如果你做官,是貪官、是佞官、是狗官,則人民要把你趕下臺;如果你做官,是清官、是好
官、是為人民服務的官,則人民擁護你、依賴你。作為自己,則要做官無愧于心地,不負于
眾望。
至于福分,不要求享。一旦貪圖享福,“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豈不
憂乎?其實,為了別人的幸福,自己吃一點苦,受一點罪,才是最大的心福,也是為世人仰
慕的福分境界。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