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清
】王永彬 原著
馬民書 述論
|
|
|
|
|
|
|
|
|
|
|
|
|
|
|
|
043
嚴近乎矜,然嚴是正氣,矜是乖氣;故持身貴嚴,而不可矜;
謙似乎諂,然謙是虛心,諂是媚心;故處世貴謙,而不可諂。
[述論]
嚴肅莊重和謙虛謹慎是人生的美德。然而,如何認清和把握莊重與傲慢、謙虛與諂媚,
卻是一個值得深思和探究的話題。
嚴肅莊重有時看起來像是傲慢,然而莊重是自重正直之氣所使然,傲慢卻是一種自負乖
僻習氣所使然。這就是二者的本質區別,也是正人君子“律己以莊重”的內涵所在。
呂新吾在《呻吟語》中說:“士氣不可無,傲氣不可有。”這里的士氣,就是指一個人
應該有的自尊、自重、莊嚴、正直之氣。而傲氣則是指目空一切、夜郎自大、盛氣凌人之氣。
有士氣的人能夠認清自己的地位、職責和使命,始終遵守正道,潔身自好,不會趨炎附勢,
屈膝乞顏地迎合別人,也不會拒人于千里之外。這種人“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待人持
正,謀事有道”。有傲氣的人則不然,一無自知之明,唯懷自負之心;二無上下分寸,唯行
蠻橫驕縱;三無責任意識,唯知我行我素,自由放任。
不過,莊重和傲慢常常會產生心理錯覺。當涉及到自己時,往往容易將傲慢誤認為莊重,
而看別人的時候,又往往將對方的莊重誤認為傲慢。因此,一個人應該矯正自己的心理偏臆,
做到自重而不自大,熱烈而不虛狂;要腳踏實地,滿腔熱情,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和生活,
給人以莊重而充滿活力的感覺,但卻不能流露出任何盛氣凌人的姿態,否則,就會滑向傲慢。
謙虛謹慎有時看來像是諂媚,然而謙虛是行由衷使,待人有禮的表現;諂媚則是別有用
意、虛偽矯飾的表現。因此,為人處事貴在謙虛,切忌諂媚。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謙虛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發芽而
滋長。《周易》中說:“勞而不伐,‘自我夸耀’。有功而不德,‘自以為有德于人’。厚
之至也。”懂得謙虛就是懂得人生無止境,有節度;事業無止境,有所求;知識無止境,知
已缺。
而諂媚者,則奉行的是一種投機哲學。他們雖然懂得人生無止境,但卻不懂得人生高處
在氣節,所以不惜奴顏卑膝;雖然懂得事業無止境,但卻不懂得努力去有所求,不惜為投人
所好而虛度年華;雖然懂得知識無止境,但卻不懂得勤學以補我的缺陷,而一意自信于心計
取勝。
可見,“虛心”與“媚心”實質不同,謙之以虛懷若谷有所求,媚之以狹隘為事無所為;
虛心常為內斂謹行,諂媚以求物欲上的自樂。因此,為人處事切忌諂媚心作崇,而應以謙虛
為立身之德,成事之本。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