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261 學者與仕者
學者窮經博古,涉事籌今,只見日之不足。惟恐一登薦舉,不能有所建樹;仕
者修政立事,淑世安民,只見日之不足。惟恐一旦升遷,不獲竟其施為。此是確實
心腸,真正學問,為學為政之得真味也。
[述論]
學者們窮讀經典,博覽古史,涉獵事務,籌備當今。在他們的眼里,只是覺得
時間太短。惟恐一旦被人推薦和提拔而登上仕途,卻不能夠有所建立和樹功;那些
登上仕途而為官的人修繕政務,樹立事功,清凈世界,安撫黎民,只見得時光短暫。
惟恐一旦被升官遷位,卻不能夠實施并且完成他們已有的計劃。如果這是一副確確
實實的心腸,是真真正正的學問,那么治學和從政都算得到真正的味道了。
當一名學者,目的是要學好知識和本領,培養人格和道德,然后再去為人表率,
為人民服務。所以,他們要窮盡古人的經典,博覽古代的史籍,思考時事的利弊,
籌措今日的策略,時刻準備著兼濟天下。他們最害怕的不是當不上官,而是真的被
人推薦當了官,胸中所儲存的知識太少,自己的修養不夠,不可能真正為百姓謀求
福利,干不下千古的基業!
古代的干部在沒有當官之前,都還是知識分子。他們不是去走后門拉關系,投
親靠友,夤緣買官,而是積極地準備自己的道德和良心,本領和胸襟。等把自己準
備好了,人格完善了,他們一般不會虐待百姓,只怕在歷史上默默無聞或者被人臭
罵一筆,所以清官還是比較多。
現在的官吏完全變成了兩樣。他們本身并沒有多高的素質,完全憑借著的是關
系和金錢。只要花得起錢,就能夠買個官當。什么一萬兩萬掛個號,三萬四萬報個
到,五萬六萬戴個帽。等到那烏紗帽戴在了頭上,然后再去把自己送出去的錢再撈
回來,肯定不會吃虧的。賺得多了,再去送大的,謀大的。讓我們很難理解的,是
過去封建王朝也賣官鬻爵,那錢最后進入了國庫。現在的賣官錢卻都進入了私人的
腰包,而苦的卻是國家和老百姓!真的要賣官鬻爵,為什么不收歸國庫呢?至少可
以辦一些教育或者慈善事業啊!
當上了官,古人是整天忙于為民著想,興辦福利。比如那白居易在西湖建白堤,
東坡在西湖建蘇堤;檢點自身,修理政務,剖白冤抑,旌表善良,扶持正義,使百
姓安居樂業。社會繁榮,國泰民安,百姓自然會感戴莫名。多少地方給他們的父母
官建立生祠,就因為他們給百姓辦下了好事,萬代不忘。
現在的官,因為是花錢買來的,所以也不會加以珍惜。本來肚子里沒有什么經
天緯地之才,更無治國平天下的文韜武略,所以上了任也不會有什么真正的政績事
功。有時為了好大喜功,討好領導,欺上瞞下,謊報事績,竟然不從實際出發,盲
目興建土木,誤國殃民。
比如,我們地區有位領導突發奇想,讓全地區都建立滲灌網絡,投資了很多很
多的錢。國家掏錢,各戶投工,每家都在那地頭上建立了一個圓水池。為了討好領
導,大家都把那圓池建立在公路兩旁。一時間,竟然興起了千千萬萬座,使得美國
情報局大驚失色,說晉南地區一夜之間出現了大批的不明物體。結果怎么樣呢?什
么作用都沒有,勞民又傷財。百姓有首順口溜,叫做:
滲灌沒有管, 炮樓沒有眼。
干部為當官, 百姓為買磚。
又說:
說是樓房沒有板, 說是碉堡沒有眼。
像個豬圈沒有蓋, 干部得臉民得磚!
后來,聽說那位領導還是升了官,而到處卻堆滿了那些破圓圈!
這樣的學者,這樣的官,本身已經不重要了,全看重的是身外之物,哪里還有
什么確實的心腸!哪里還有什么真正的學問!他們做學問、做官吏,還有什么真正
的意味呢?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