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256 不作空軀殼
吾人終日最不可悠悠蕩蕩作空軀殼。
[述論]
我們終日最不可以的事情,就是悠悠哉哉、浪浪蕩蕩地作一副空洞的軀殼。
人的生命是由肉體和靈魂共同構成的,所以二者必須保持平衡,才是一個正常
健康的生命。
但是,縱觀生活之中,蕓蕓眾生,茫茫昧昧,熙熙攘攘,不知道所成何事,所
為何物。有的人為了名利地位、富貴榮華,有的人為了子女后代、辛苦忙碌,有的
人為了權勢金錢、費神勞心,永遠沒有一個安寧的日子。
而我們的精神世界又怎么樣呢?它需要心靈的資糧的滋養,心靈只有空虛才能
靈妙。當然,這種心靈的空虛決不是說一片空白,而是不去牽掛任何物質的欲望。
它也需要充實,那就是精神的完整和修養,就是理性的升華,是知識的積累。如果
說,我們什么事情也不做,悠悠蕩蕩地,精神更加空虛,沒有了內在的主宰,那就
只是一具空洞的軀殼。
有些人,滿腔都是物質的欲望,貪婪執著,心靈沒有一點點的自由,精神世界
一點也不充實,豈不是白活一世。翻開肚皮,什么真貨也沒有,靈魂的意義一點也
沒有發揮出來,自然只能是一具臭皮囊了。
佛教勸人們修行,把身體當做一具臭皮囊,只注重精神的修行,讓自己的精神
裝得下整個世界、天地和宇宙。在心靈達到完全空虛的情況下,自然可以與宇宙同
體,那么所做的一切也就與自然同流了。這個軀殼才是一個大軀殼。
等到心靈與天地宇宙融為一體時,自然就不是空軀殼了。而我們所做的一切事
業,自然也就是宇宙事業了。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