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242 愛身與貴名
蝸以涎見覓,蟬以身見粘,螢以光見獲。故愛身者,不貴赫赫之名。
[述論]
蝸牛因為自己的涎跡而被人跟蹤發現,知了因為自己的身體才被人粘住,螢蟲
因為自己的光亮而被人捉獲。所以,那些熱愛自己身體的人,絕對不會把那顯赫的
名聲當做寶貴財富的。
小孩要逮蝸牛,就會沿著蝸牛留下來的涎線去尋找,總能夠找得到。可以說,
是它自己的涎線害了自己。那蟬聲嘹亮,許多小孩便用那粘竿去粘知了。就因為它
們有身體,可以說是它們自己的聲音害了自己。螢火蟲也是一樣,因為本身發光,
所以很好玩,這就讓那小孩們感上了興趣。光走到那里,就會把人領向那里。可以
說,是它們自己的光害了自己!
人難道不也是這樣嗎?武俠小說中所描寫的那些殺人浪子,不都是打敗了英雄
而稱英雄的嗎?他們初出道的時候,便要去尋找那些馳名天下的人物。也許他們在
訓練自己的時候,便已經把那些名人當做自己的目標了,所以一切都是針對他而設
計的了。也可以說,正是那些名人的名聲害了他們自己。
因此,那些愛惜自己生命的人,絕對不貪圖那顯赫的名聲。同樣的例子,我們
還可以舉出很多來。比如,狐貍因為自己的皮毛而被獵殺,大象由于自己的牙齒而
被傷害;然而,維納斯卻因自己的斷臂而被贊美,范蠡也因為自己的功成身退而令
千古贊揚。
得到全身而且好名的,正是那些殘缺的美。越想圓滿的,越圓滿不了;越貶損
自己的,反而真正有了名聲。所以說,那些真正需要名聲的,卻謙讓名聲;真要富
貴的,卻不要富貴;真正愛惜身體的,自然更不希罕那些顯赫的名聲了!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