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240 處身和待人
處身不妨于薄,待人不妨于厚;責己不妨于厚,責人不妨于薄。
[述論]
對待自己的時候,完全可以刻薄一些;但對待他人的時候,最好是能夠仁厚一
些。如果責備自己的時候,我們不妨厚實一些;責備他人的時候,我們不妨要淺薄
一些。
仔細分析,構成社會的兩大因素,無非是一個人一個我。只有站在我的立場上,
才能夠認識世界和社會。只有把我的事情做好了,才能夠處好與人的關系;與人的
關系處理好了,我自己也會得到好處的。
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什么事情都好說。但對待別人的事情也就不好說了,因
為我們無法左右別人的想法。所以,在對待自己的生活工作時,完全可以要求嚴格
一些。吃飯穿衣可以樸素簡單一些,過得去就行了;工作學習要嚴格約束,奮發向
上。
衣食簡單了,會給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好印象,知道我們可以吃苦;學習工作嚴
厲一些,會讓人覺得我們可以信賴。所有的小人,不要看他們會對在臺上的某些領
導討好巴結。但一到關鍵時刻,他們才能分得清誰能夠依賴,誰不能夠信賴哩!
對待他人的時候不妨厚實一些,溫和一些。他們有困難的時候,我們能夠幫一
把就幫一把;他們犯了錯誤的時候,我們多替別人想一想。設身處地了,就會對待
他們寬厚一些。在他們受到委屈的時候,我們能夠安慰安慰他們,表示一點同情和
理解,將來都會有利于我們的人生的。
我的妻子從報紙上看到這么一個故事,說一個人一直想要發財,但卻始終沒有
成功。后來,一位長者告訴他說:“只要你能夠對待一切生命都寬厚珍惜的話,立
即就可以發財致富的!”他便照著長者的話語去做,見到螞蟻不敢踩,見到人們扔
掉的東西覺得可惜,于是便把那些小東西都撿了起來。走了不遠,看見一個富人領
著一個小公子在玩,那個小公子一直在哭,富人怎么也哄不下。但是一見到這個拾
破爛的人就高興,就是要他撿到的那些破爛,拿到手里就不哭了。
于是,他就把自己的破爛全給了那個小公子,富人也一定要送他一匹馬好讓他
去行走。他只好騎著馬前行,正來到一座莊園前,那個莊園主一定要借他的馬去趕
一個人,并且告訴他:“你在這莊園里等著,招呼著點。我能回來,便還你的馬;
我回不來,你就是這座莊園的主人了。”他便認真地替人管理這座莊園。等了好久,
那位莊園主還是沒有回來,他才猛然醒悟過來:“啊!原來這就是發財的路啊!”
待人寬厚的人,一定會有好報的。
如果事情做錯了,我們責備自己一定要嚴厲。因為一旦我們放縱了自己,以后
也許會犯下更大的錯誤哩。但牽涉到別人,則不妨輕微一些,讓人感覺到面子上過
得去。因為有心改正錯誤的人,你稍稍提上一下也就行了。或者只要他意識到自己
的錯誤,我們連說話都是不必要的了。如果他不想改正錯誤,你就是再怎么嚴厲地
處罰,也是沒有用處的。給人留上一點面子,反而有利于工作的順利開展,因為主
動權掌握在了我們自己的手里。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