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231 貪愛與制欲
只一個貪愛心,第一可賤可恥。羊馬之于水草,蠅蟻之于腥膻,蜣螂之于積糞,
都是這個念頭。是以君子制欲。
[述論]
人只要有一個貪婪愛欲的心理,就是第一件卑鄙可恥的事情。牛羊驢馬對待那
個水源和草料,蒼蠅蚊蟲對于那個血腥和膻味,屎殼螂對于那堆積的糞便,都只是
這樣一個念頭。所以,君子特別要限制自己的欲望。
孔子說過,人類的本性是食色,叫做“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存焉”。也就是說,食欲與性欲是人的本能和天性。但是,如果人類只是在這兩方
面發展,或者是盡量地滿足自己的食欲與性欲,那的確與動物和禽獸也就沒有什么
兩樣了。
人的特點,在于能夠超越自己的動物本性,而努力達到人的境界。動物只是聽
其自然,人卻希望改變自然,并且克服自己的弱點,從而讓萬物服從于自己。所以,
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否定自己的物性,而升華自己的精神。
動物的生存目的,就是保護自身的生存和物種的延續。羊馬在大草原上生存,
必須有水讓它們喝,有草讓它們吃,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命存在;蒼蠅蚊蟲喜歡吸血
逐臭,哪里有肉味就往那里聚集;屎殼螂吃屎,所以要滾糞蛋,見了糞蛋就沒了命。
如果人類也有所貪婪和愛欲,那么也同這牛羊驢馬、蒼蠅蚊蟲和屎殼螂沒有什么區
別了。
君子的念頭與動物不同,他要爭取修身養性,使自己成為完全超越了物欲的人,
從而進入那清靜高尚的圣人行列。凡人只是順著自身欲望的發展,所以只是愛欲的
奴隸,自己一刻也做不了主。這樣以來,人也就做不好了,與那禽獸也就為伍了。
動物的目的在于生存,圣人的目的是在生存之外還要做好人,所以就必須限制自己
作為物性的欲望。
當我們能夠克服了自己的欲望,從而得到人格的升華的時候,那種感覺是無與
倫比的。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