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207 精明與愚蠢
精明也要十分,只須藏在渾厚里作用。古今得禍者,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
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乃所以為愚也。
[述論]
精干與聰明也要有十分才行,但卻只是要掩藏在那渾全與厚實里發揮作用。從古到今,
那些得禍遭殃的人,精干聰明的人要占到十分之九的比率,沒有渾全與厚實的人得禍遭殃的。
然而,現在的人卻只怕精干聰明不到家,真是那愚蠢的人!
人生在世,都希望生活得好一些,所以就不停地追求生活的技能和本領,以便在選擇中
得到較好的位置與報酬。精干的人具有才能,能夠做那些別人做不來的事情,而且十分干練,
自然會得到人們的羨慕。聰明的人有智慧,辦起事來總比別人巧妙得多,有時還會讓人嫉妒。
精干與聰明的人給社會上造了福,可往往給自己帶來了麻煩。為了既給社會創造財富,又不
危脅到自己的生命,那些精明的人就應該把自己的精明掩藏在渾全與厚實里來發揮。
人們通常有個毛病,當自己干不了的時候無所謂,一旦別人干出來了卻不行了。同在一
個太陽下,你憑什么就能行呢?你為什么就會比我有名聲呢?所以說,名聲并非不好,地位
也不是不應該要,關鍵在眾人的眼里會是個什么樣子。眾人需要榜樣,榜樣又反過來成了眾
人超越的目標和對象,隨時都有被打倒和推翻的危險。中國的榜樣往往都是死后才樹立的,
就因為誰也無法打倒死人!如果孔子生前就被樹立成為典型和榜樣,很有可能就被人打倒了;
同樣,魯迅如果生前就被認為是榜樣,也許就沒有了死后的輝煌了。
再看歷史上那些得禍遭殃的人,幾乎全是英雄豪杰。因為百姓黎民是勞動力,什么朝代
都是需要的,除了苦之外是沒有什么遭殃不遭殃的。你可以從歷史上一個一個往下數,比干、
微子、伍子胥、商鞅、文種、韓非、李斯、韓信等等,數也數不盡的,他們哪一個不是聰明
人呢?哪一個不是能干的人呢?結果了卻了君王的天下事,贏來了生前身后名,可憐被人割
斷了頭!
你看他東方朔,表面上滑稽幽默,無所事事,但骨子里卻是絕頂聰明。就因為他太聰明
了,所以屢次都有生命的危險。但他卻都能夠轉危為安,就在于他自己的藏拙,把聰明都掩
藏在狂放與渾厚中。他的兒子都不能理解父親的行為,認為是窩囊,他自己卻解釋說這正是
在大隱隱朝市,避世于金馬門,反而保全了子孫家業。
只見現在的人都要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都想出人頭地,都想發言,想關心國家大事,
結果如何呢?大鳴大放時的經驗教訓不能不記取啊?右派都是怎么樣來的呢?還是要渾厚一
點,少露出一點鋒芒來,才能夠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因為一旦我們自己的鋒芒畢露,就會
刺痛別人或者容易被人給折彎,反而影響了自己的發展。鋒芒是要銳利,所以非常容易折斷;
鈍厚一點的東西,卻不容易被折斷。現在那些追求精明的人,應該有所反省了!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