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203 余氣與受用
人生得有余氣,便有受用處。言盡口說,事盡意做,此是薄命子。
[述論]
人在生活中得要留下些多余的氣勢來,便會有真正的享受和妙用的地方。如果話語盡著
自己的口里去說,事情盡著自己的意思做去,這真是薄命的人啊!
命運好與不好,并不在于地位、金錢、富貴、名利、權勢等,而在于一種感受或者態度。
有的人雖然很有錢,但卻只嫌自己的錢賺得少,所以永遠不開心,我們實在是不能夠說他是
個有福氣的人吧!我們常說,有些人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或者是抱著金飯碗去討飯,或者是
有福不會享。沒有辦法,生活中就是有這樣的人。他們有了權,卻整天憂心忡忡,只怕別人
奪走了。有了權還跟那沒有錢的時候一個樣,甚至還不如沒權的時候,你說這不是薄命的人
嗎!
怎么才能夠不薄命呢?那就是悠哉悠哉地對待生活。有了權時不要把它看得太重了,有
了錢時不要做那守財奴,有了名不要被它所束縛,有了利還想著有那么多的窮人在受苦。自
己在那順利的時候,不要忘記了逆境中的痛苦,也許會過得好一些。就是要在自己生活的空
間里,給自己留下一點什么,悠哉一點,保留一點,遇到事情也就能夠應付了。
如果說,心里的話就要說完,因為說著順口,結果也就沒有了任何的秘密,自然會被人
瞧不起的。或者說,把話都說絕了,到時候萬一有了差池,也就不好交待了。何不說得婉轉
一些,給自己留上一點余地來反省呢!事情如果都要自己去做,或者順著自己的主意做去,
根本不顧及生活中的其他部分,那也與機械沒有什么兩樣了,也根本沒有時間去鑒賞生活的
美好和自然的秀麗了。這豈不是說,生活在非常好的條件里,但卻大話說盡,壞事做絕的人,
也一定是一個薄命子了。
寫詩的時候,人們也要留下一段有余不盡之意,叫做言有盡而意無窮。那么做人的時候,
如果能夠留上一些余地,反倒會給自己帶來不少的益處的。不留余地的做法,只能使自己難
堪。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