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83 從容與急遽
覓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視之而不見。他日無事于覓也,乃得之。非物有趨避,
目眩于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從容,而失之急遽。
[述論]
當你尋找事物的時候,苦苦搜尋卻也找不到,即使是看到了卻也見不著。等到
他日不再尋找的時候,卻竟然給得到了。并不是說,事物有什么趨來或者回避的情
況,而是因為自己急著去尋找,使得眼睛變得眩暈不清了。天下的事情,都常常在
從從容容中有所收獲,往往在急急忙忙里會有所失誤。
在生活中,我們大家往往都會有一種這樣的體驗。那就是在一心一意尋找東西
的時候,卻死活也找不著;等到根本不去想它的時候,卻忽然發現那東西就在自己
的眼前。可見,即使是自己的眼睛,也是不能夠相信的。但是,我們生活的宗旨卻
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卻往往視而不見;或者我們相
信自己的耳朵,但有時還會聽而不聞。
也就是說,我們的感覺器官所聽命的是我們自己的心靈,心靈的意念主宰著我
們的感覺趨向。當我們全心全意地做某件事情時,我們會根本注意不到外界事物的
變化。也就是說,只要我們自己的心靈清靜了,就會左右自己的感覺器官。
我們一旦性子急了,心理便不能夠清靜,對待事情的機敏性便相對減弱,而且
往往會帶上我們自己的成見。有了成見,就無法公正地處理問題,只能給自己帶來
困境。所以,為了明智地處理問題、應對事物,我們必須讓心理從容自在,然后才
能把事情處理好,而不至于出現失誤。
一旦著了急,心理便會出現偏激,看問題的角度便會狹隘,就無法正確地應對
環境,自然會出現失敗;如果從容一點,心理就會平衡下來,處理問題也不會出現
什么失誤,肯定會有所收獲。所以,面對事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從容一些。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