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呂坤
原著
李安綱 趙曉鵬 述論
|
|
|
|
|
|
|
|
|
|
|
|
|
|
|
|
170 聞道與幸福
人一生不聞道,真是可憐!
[述論]
人如果一生也不能夠聽說大道的話,那真是可憐啊!
孔子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就是說,只要白天聽說了大道,晚上死了
也是無所謂的,可見他是把聞道看得比生命還要寶貴!同樣,印度的釋迦牟尼佛某
生修道,為了聞說那四句偈句,便不惜舍掉自己的生命:“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所有的人類宗教祖師或者哲人圣賢,都曾經把追求真理當
做是人生的第一大事。
對于一般的人來說,追求真理也應該說是頭等大事。人們往往會敬畏鬼神,那
么鬼神到底有沒有呢?他們又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存在著的呢?人類生存的意義何在
呢?我們有沒有前生和后世呢?如果有,那又是以什么方式運行的呢?是什么東西
推動著生命的流轉呢?我們所追求的目的難道就是金錢、名聲、地位、富貴、嬌妻、
美妾、權勢嗎?生活中充滿了煩惱與痛苦,怎么樣才能擺脫呢?
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必須面對和回答的問題。解決不了,我們會感到恐懼和不
安。等我們真正解決了這些困惑的時候,也許就沒有什么煩惱了,而生活呈現在我
們面前的,將會是另外一幅樣子。
我們在哭聲中來到人間,是因為害怕人間的痛苦;等我們死去的時候,是別人
在哭我們。我們如果明白了生命的意義,那時死得也會安詳些,我們會覺得該去休
息一下了。回到歸宿之地,只會快樂,而不會害怕和恐懼的。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
了,來的時候害怕,走的時候還害怕,那實在是白來人間走了一趟!
如果我們能夠在追求生活現實的時候,再去研究探索一下人生的真實意義和生
命的本質規律,那才叫做心有所得,沒有白活。更何況死后世界到底如何,誰也說
不清楚。與其把希望寄托在來生后世,還不如就在這一世里弄個清楚。明明白白了,
那才叫做真正地順其自然了!
|
|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
|
總策劃 李安綱
林曉靖 主 j編 李安綱 劉廳耀 副主編 趙曉鵬
馬民書 | |
|
|
|
|
|
|
版式: |
|
|
|
|
|
|
| |